陕酒振兴的时代课题,也迎来了重要时刻。
文|宣保国
*作者系陕西省糖酒副食流通协会会长
原标题:名酒70年,陕酒振兴正当时
1952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在北京举办,揭开了酒业品牌化发展的序幕。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出了中国名酒大家庭,引领并推动酒业实现了有着划时代意义的巨大跨越。
当前,世界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酒业也进入强分化、消费升级发展新阶段。
回顾五届全国评酒会,对深刻认识和把握行业脉络、探索酒业高质量发展道路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届全国评酒会的重大意义
酒业过去70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转变,让人民从没酒喝、不够喝,到有酒喝,再到如今的喝得好,有好酒喝、有名酒喝、有老酒喝,更有琳琅满目的酒品可以选择,人们饮酒的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辉煌成就与社会贡献的背后,离不开五届全国评酒会的重要引领作用。
1952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酒类行业既要自身谋发展,又要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消费者饮酒需求做好后盾。第一届全国评酒会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首开全国性评酒先河。
“质量符合标准,百姓喝着放心的酒;知名度高,非常受百姓欢迎的酒;流通性好,百姓家喻户晓的酒;工艺有特殊性,不易被仿造的酒”,第一届全国评酒会采用了品质、品牌、市场、工艺等综合鉴评标准,其开拓性、科学性为包括后续四届全国评酒会在内的各类酒类评比奠定了评比基础,肯定了酒业“为人民酿好酒”的重要社会价值,开启了酒业品牌化发展时代。
随后,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届全国评酒会分别于1963年、1979年、1984年、1989年举办,五届全国评酒会在酒业评出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国名酒大家庭,为推动酒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回顾五届全国评酒会,开启了酒业品质化、品牌化与市场化发展的伟大征程,推动了包括白酒香型确立、酒类感官品评、低度酒创新等重大领域的传承与创新,推动了以国家评酒会评酒委员为代表的酒业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了酒业的高速度与高质量发展,满足了消费者美好生活饮酒追求,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陕西作为酒业核心产区之一,在五届评酒会中也斩获颇丰。
在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上,来自陕西的西凤酒与贵州茅台酒、四川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一道,荣膺四大名酒称号,并在随后的第二、第四、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中蝉联八大名酒、十三大名酒、十七大名酒称号。陕西太白酒也在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中荣获国家优质酒称号。
由此,陕西作为酒业核心白酒产区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奠定,客观上推动了凤香型白酒为代表的陕西特色美酒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以茅台、泸州老窖、汾酒、西凤酒为代表的中国名酒阵营在陕西市场,为满足陕西消费者美好生活饮酒需求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众多陕西的酒类经销商、终端商创造了财富,同时也为陕西酒业发展做出了示范,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名酒70年
陕酒振兴正当时
站在酒业谋求更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更美好生活饮酒需求的当下,酒业以纪念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举办70周年为契机,推动全行业和全社会重新认识五届全国评酒会的重大意义和中国名酒阵营的重大价值,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此举更加鲜活地展现了中国名酒的魅力,实现中国名酒价值的再认识、再提升,深层次体现了全行业对于中国名酒保护和传承的重视,将推动更多中国名优酒的蓬勃创新发展。
对于陕酒来讲,陕酒振兴的时代课题,也迎来了重要时刻。
从陕酒基础层面来看,据相关统计资料汇总分析,陕西拥有酒类生产企业181户,其中规上企业51户、白酒取证企业86户。行业固定资产100亿元,从业5万余人。各类饮料酒年产能168万千升,其中固态发酵白酒产能20万千升,啤酒135万千升,发酵酒精5万千升,葡萄酒(果、露酒)4.2万千升,黄酒(稠酒、黑米酒)3.8万千升。具备一定的陕酒发展振兴的基础。
从政策层面来看,陕西省及各级政府对于“陕酒振兴”愈加重视。近年以来,来自省市的各级领导,对于陕酒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频频带队到西凤、太白、白水杜康等企业考察、调研,有关部门也正加紧推动制定陕酒振兴有关的政策。
2022年3月13日,陕西省委书记刘国中在《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西凤集团改革发展情况的汇报》作出批示:“成绩可喜可贺!望继续夯实基础、做优质量、擦亮品牌、开拓市场,继续加大改革力度,理顺机制,让职工受益、让地方受益、让消费者受益,使‘西凤’真正成为国企改革发展的样板。”
从四川、贵州等白酒核心产区发展经验来看,政策层面的推动,对于白酒产业振兴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伴随着“陕酒振兴”正凝聚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行业共识,陕酒振兴已经迎来重大历史机遇。
从市场层面来看,酒类市场呈现向名优酒集中的趋势持续加深,消费者个性化为代表的消费趋势不断加深,这都为名优陕酒和个性陕酒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与此同时,从渠道层面来看,新媒体、新渠道的蓬勃发展,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等,都对陕酒全国化市场布局大有裨益。
从企业层面来看,任何一个地区、一个产区的发展,都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和骨干企业的推动。在陕酒振兴框架之中,聚焦“重回一流名酒序列,让四大名酒实至名归”的宏伟目标的西凤酒正加速冲击“百亿西凤”,加快千亿产业集群建设,带动了陕酒品牌和凤香型品类市场关注度不断提高,而白水杜康、太白酒等陕酒第二梯队也在逐渐形成,共同组成了支撑陕酒发展的重要力量。
种种迹象表明,陕酒振兴已经进入“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机遇期。
坚定陕酒自信
书写优异时代答卷
在陕酒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川酒振兴、黔酒振兴、苏酒振兴等区域酒业产业发展计划提供了丰富而重要的借鉴,从政策支持、人才培养、文化活化、品牌打造、品类推介,到生态保护、国企改革、厂商合作、资本推动等等不一而足。
在这些重要经验之外,坚定陕酒自信理应成为每一个陕酒人具备的优秀品质。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建都西安,使这里长期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陕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早在3000多年前,长安就同许多国家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交往活动。2100多年前,汉代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
悠久的文化与历史、重要的区域位置、丰饶的物资,都让陕西也成为酒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西安半坡遗址就曾出土陶杯,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酒器,而周王朝在都城镐京就曾设置了专职酒官,为陕酒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历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在酒业的版图上,陕西酿酒历史悠久,酒文化璀璨,名优酒齐聚,不同酒种发展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酒业最为灿烂的酒类产区之一。
白酒品类方面,陕西诞生了3000年无断代传承的西凤酒,和白水杜康、太白、西安、秦洋、轩辕、老榆林、长安、泸康、城固、龙窝等名优酒……几乎每个县都有特色的酒厂。从酿酒原料来看,除了传统白酒,陕西还有小米酒、苞谷酒等区域特色美酒。
啤酒品类方面,陕西与全国各省市一样,啤酒产业也曾经十分辉煌,拥有汉斯、宝鸡、法门寺、水星、峪泉、西安、延河、金威、中华猕猴桃、西京、蓝马、三原、衮雪等多达几十种啤酒品牌。
葡萄酒品类方面,古丝绸之路的开辟,将葡萄酒带到了中国,并在陕西生根发芽,有历史记载唐太宗首次在长安城中酿造出葡萄酒。陕西拥有丹凤、桥畔、栖凤御林等知名品牌,吸引了张裕等知名品牌在陕西落户,同时还诞生了玉川等为代表的酒庄代表,以及各类白兰地品类。
黄酒品类方面,陕西黄酒是中国黄酒的典型代表,拥有谢村、黄关等全国知名品牌,户县黄酒也是我国黄酒的地理标志品牌之一。
米酒品类方面,黄桂稠酒唐代长安市肆已普遍售卖,花田巷子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从果露酒、保健酒来看,陕西也有苹果酒、柿子酒、樱桃酒、红果利口酒等特色品种,同时也有很多的保健酒、健康酒、养生酒。
立足陕西丰富的酒类资源,以及秦商诚信经营的传统,加之陕西在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位置,诞生了禧福祥、华山论剑、国花瓷、七野牛等优质企业,以及陕西糖酒、天驹、华鼎、西糖集团、陕西融通军民服务社等一大批的优质酒类渠道商,“陕酒”“陕商”成为酒业的知名品牌。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对于陕酒来讲,优秀的文化、优秀的企业、优秀的产品、优秀的经销商,是陕酒人坚定陕酒产区自信、品类自信、品牌自信、品质自信、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
相信当每一位陕酒人都坚定陕酒自信,敢于胜利、顽强拼搏、永不言败,陕酒振兴必将加速实现,陕酒也将书写优异时代答卷。
陕西省糖酒副食流通协会作为服务陕西酒类产业发展的社会组织,将更加坚定政治站位,不断完善服务体系,继续开展市场调研,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倡导诚信经营,服务广大消费者,竭力当好服务政府决策的助手和会员企业发展的帮手,为陕酒振兴作出协会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
宣保国,男,汉族,195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陕西省糖酒副食流通协会会长。从1984年起,一直在陕西省物资局(省物资产业集团)系统从事物资(商贸)流通工作,先后任下属企业副总经理、总经理、党委书记;省物资产业集团总部处长、总经理助理、集团直属企业党委书记、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2014年8月,经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审批同意,任陕西省糖酒副食流通协会会长至今。
在任会长期间,坚定政治站位,强化服务意识,制定了服务好糖、酒、副食三类企业;当好政府助手和企业帮手;创建省级一流协会的协会“321”奋斗目标。8年来,经省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会员企业的密切配合以及协会一班人的廉洁奉公、勤勉工作,得到了政府部门和行业同仁的认可,为陕西糖酒副食流通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协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