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一些县市的祭祖风俗中,也有忌酒的礼俗。如生活在清真寺街一带的回民同胞,无论是在祭祖、还是在丧葬等活动中,都忌酒。在赵县范庄,流传着历史悠久的二月二“龙牌会”祭统。传说勾龙是范庄人的祖先。勾龙是原始部落首领共工之子,共工被其他部落打败之后,勾龙带领部落人民来到此地。当地人世代把他视为共同的祖先,万世祭祀。龙牌,就是龙的神位。每年全会老少都要参加声势浩大祭祀活动——龙牌会。而在这项祭祀活动中,一直遵守着家家户户忌五荤的传统风俗。所谓五荤,就是酒、肉、葱蒜、韭菜这五种食品。从二月初一到初四,全村所有村民及各乡前拜祭、赶会的客人,都要自觉遵守“忌五荤”的传统习俗,不得犯戒。据当地人民传说,这种传统至少已经传承了数百年。这种民俗,对某些酗酒成风之徒,有很强的劝戒作用。
4、祭祀孔子先贤酒俗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着名教育家、思想家。自明代以来,各地州县儒学,都建有规模宏大的文庙。各地州县官吏和学子每年都要举行祭祀孔子和先贤的仪式。石家庄市,城池密集,州县林立,祭孔文化具有当地特色。据地方志资料记载,各州县儒学、文庙的建筑形式,基本相同。都建有大成殿、戟门、泮池、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等主要建筑。每年的祭祀活动,都要在祭孔孟的同时,祭祀历代贤哲、乡贤、当地名宦。其中祭酒进馔是少不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礼制。
早在唐代,朝廷就对祭祀孔子的礼仪作了明确规定,在唐太宗的这一条诏令中,“初献、亚献和终献”,分别称为“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通称为“三献”,就是指在祭祀活动中行三次敬酒之礼。
明朝的《明礼令》则规定:“凡孔子庙祀,春祭用二月上丁口;秋祭八月上丁口,配享礼乐,并以定式,……各府州县祭物,官给米三石。”这种封建世代的礼制,后来逐渐演化成一种民俗化的祭礼。在河北省各州县长期传承下来。
为了展示祭孔孔仪式的隆重、庄严、神圣,历代还专门此谱写了祭祀乐章。而在这些乐章中,也浸润着酒文化的雅韵。譬如初献乐章中就有“大哉宗师,实天生德,作作以崇,时祀无欹。清酤唯馨,嘉生孔硕……”等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