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设低碳酒企、酒类知识产权保护成为酒行业的重点关注话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第23代传承人、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品鉴创新中心总经理曾娜提出打造“低碳酒企”,深入推进酿酒行业绿色生态转型,加强酒类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打击酒类假冒伪劣力度的建议。
关于行业绿色生态转型,曾娜具体谈到了酿酒污泥的处理。她提出,建议农业相关部门将标准中“污泥”的表述细化,并许可符合标准的酿酒污泥作为生产有机肥的原料。
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中来。
针对白酒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曾娜建议,要探索传统产业绿色循环新模式,打造“低碳酒企”,探索传统产业绿色循环酿造模式,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形成“白酒绿色酿造、循环经济”;探索白酒产业生产用能新模式,推动绿色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助推白酒智能酿造。
关于行业绿色生态转型,曾娜具体谈到了酿酒污泥的处理。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关于加快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要开发酿酒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展“零碳工厂”试点,深入推进酿酒行业绿色生态转型。曾娜认为,实现这一目标,酿酒污泥的处理尤为重要。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南大学合作的案例显示,酿酒污泥是发酵生产有机肥的一种优良原料。曾娜提出,建议农业相关部门将标准中“污泥”的表述细化,并许可符合标准的酿酒污泥作为生产有机肥原料。
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曾娜建议加强酒类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打击酒类假冒伪劣的力度。她认为,可构建政府、行业、酒企、媒体等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的沟通协作平台,设立酒类产品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
随着酒类产业的升级发展,酒类产品商标、地理标识、专利等知识产权已经成为推动酒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而酒类产业企业数量多、品牌多、商标多、社会关注度与经济效益高,酒类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了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议题。
据了解,目前国内酒类商标注册的数量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还偏薄弱,一些企业的系统性管理和预见性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由于侵权、假冒白酒的利润空间较大、立案标准高、处罚额度轻,景气度颇高的白酒行业“傍名牌”“打擦边球”的侵权现象屡禁不止。而对于拥有商标和知识产权的酒类企业而言,这样的行为是对品牌与商标价值的巨大伤害。(川酒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