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风口下的赤水河酒企,需要怎样的“活法”?
文 | 云酒团队
酱酒火了,赤水河两岸的春天来了,优质的赤水河酱酒成为资本争相竞夺的对象。不仅是名酒品牌,酱酒红利也正惠及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
一线品牌“活”出了自信,也活出了能够代表产区的光辉。但也应看到,部分区域小规模酒企在一味追求利益的过程中,钻了品质和品牌的空子,成为了影响产区良性生态的不稳定因素。
而位居中部的众多企业,却在市场和品质的博弈中,选择内外兼修的“练功路线”,其中不乏潭酒的身影。名酒光环从未离身,潭酒深耕酱酒多年,而如今开门“请客”,却拿出了一份厚实家底。
“活”得高光:跑出酱酒速度
所谓赤水河流域龙头,茅台当仁不让,而能够达到前排水平的,也都是在全国性的白酒品牌中能够排在前列的郎酒、习酒等品牌。
茅台销售业绩直逼千亿,郎酒二度迈过百亿,习酒2018年拿下56亿的销售成绩单。虽跨越三个级别,但将之区分为个体,放眼全行业,能够与之比肩的企业并不多。
从产能上看,优质酱酒资源稀缺的今天,茅台产能4.5万吨,未来产能极值将达到5.6万吨;习酒目前已投入的产能大致在2万吨左右;郎酒未来的最高产能也将在5万吨左右。产能上的领先,成为了头部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产品和营销等方面,这些代表区域最强实力的企业,也的确展现出高人一等的水平。打造“文化茅台”,为产品赋能,进而推出生肖酒、文化酒,“文化战略”的落地,成为茅台最靓丽的风景线。
而郎酒主打洞藏文化,天宝洞、地宝洞、人和洞……近年来打造的郎酒庄园不但成为郎酒集团的一大IP,也让酒旅融合的营销模式在郎酒成为现实。
“产区离不开这些优势企业的供养,也离不开他们作为标杆一般的存在。”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这部分企业不止代表产区实力,更是产区信心的最强代表。
“活”得随意:谁在抹黑赤水河?
一担水、一桶酒,成就了赤水河两岸的川黔人民,也衍生出当地众多规模不等的品牌,造就了赤水河盘根错节的酱酒发展态势。
以茅台镇为例,以茅台集团为首的诸多优质酱酒企业生存于此,为广大同处一域的中小型企业带去了发展的氧分,特别是那些成长于茅台原住民手里的酒厂。
这些人中有的是祖产相传“家里有酒”,并借着茅台和茅台镇的东风渐成规模;有的在茅台等各大酒厂有过从业背景,深谙酱香型白酒产销之道,自闯未来。茅台镇上“家家有酒厂”的状态,正是由此而来。
伴随酱酒发展的春风,这部分小企业凭借茅台镇产区背书,以价格优势率先赢得第一桶金。但随着主流企业对营销手段和产品基调的调整,市场依然被主流酱酒品牌掌握。在此挤压态势下,小酒厂一方面加大线上销售的利润差,一方面以“痛点式营销”来颠覆主流企业所贯彻的渠道经营和代理经营模式。
酱酒市场的乱象,也基本始于这些数量多、规模小的企业。
从前几年的“假茅台”风波,到曾经在电视购物上红极一时的“茅台镇原浆酒”、长毛老酒等骗局,再到去年引发广泛关注的“替父卖酒”事件,以及近期话题度较高的“茅台洞藏酒”风波。乱象的此起彼伏,引发整个产区的危机,特别是前排之外的中间企业,将遭受严重的牵连与波及。
“活”得稳重:坚持品质自信
作为赤水河畔的老牌名酒之一,潭酒成名较早,但行事却相当低调。做酱酒几十载,潭酒选择了与众二线企业相同的套路:修炼品质,扩产能。
在被誉为“天地一口锅”的独特小环境下,匠人酿制,遵循“12987”的古法工艺,5年封藏周期出产, 比起高标准的酱酒质量,潭酒“隐形酱酒大王”的称号最能说明一切:年产酱酒2万吨,储量高达8万吨,按照汪俊林赤水河畔酱酒产量上限20万吨的说法,潭酒的潜在实力相当惊人。
“潭模式”低调内修,而这其中,也不排除外力因素的影响。2014、2017年,四川省政府两度出台白酒产业扶持政策,要求控制产量,优化存量,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同时推进白酒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川酒重组并购。
而此前的2013年,潭酒被川喜集团收购。外来资本的投入和运作,为潭酒带来了全新动力,2018年潭酒销售收入逾9亿元。
所以,在这个万事俱备的时期,潭酒开门迎客,投资1.1亿启动“万众千商进仙潭”计划,邀请10000名消费者和1000名经销商进厂观“潭”。
潭酒想要达到的营销效果,便是这11000名意见领袖的转化。而潭酒开门迎客的根本,在于做酱酒的家底硬,这一切离不开“潭模式”的低调内敛和蓄势待发。而在产区内,大有“修炼出关”之势的企业并不在少数。
“进厂,对消费者而言,看的是品质和工艺;对经销商而言,看的是规模和实力”,潭酒营销总监赖鹏告诉云酒头条(微信号:云酒头条)。攒够家底的潭酒,未来的市场表现将势不可挡。酱酒热浪下,机遇依旧属于珍品,而在赤水河产区,谁能站稳品质,谁才能够笑到最后。
你认为赤水河两岸酱酒企业应该是什么样的活法?文末留言等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