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酒文化:老百姓是传承酒及酒文化的主体

作者:阿斌 更新时间:2022-11-20 15:10 阅读:334

浅谈中国古代酒文化:老百姓是传承酒及酒文化的主体


浅谈中国古代酒文化:老百姓是传承酒及酒文化的主体



百姓是传承酒及酒文化的主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凡大型群体活动离不开群众捧场。酒的最早公共属性,是用在隆重又神圣的祭祀仪式中,酒作为主打供品,首先象征性地供给上天和祖先们享用。仪式结束后,再分派给参加者饮用。诸如许多官办民办的大型活动,若没有群众积极或被动地参与,活动就无法如期举行,也显得空旷落寞,起不到宣传推广的功效。


二是民间一些习俗都来自群众的创造。比如端午节、清明节等体现人文情怀的节日,皆出自群众对某人某事的怀念。喝点心情小酒吧,坚持下去,就成了规律性的活动,在群众中形成风俗,又演变成区域性或全国性的纪念日。


三是用酒表达喜庆也从群众兴起。酒原本是酒,没有额外的礼数。但群众们在生活里发现,无酒不喜庆,无酒不欢乐;或喜庆要用酒来表达助兴,更能抒发真实情怀。于是吧,酒成为喜庆的俘虏,有了快感喝点酒,这已成为大众生活。


四是群众在酒文化的传播中功不可没。尤其那些隐藏在民间的酒风尚,史书中无从记载,官面文章里往往忽略不计,而文化奇葩能流传下来,多亏群众们在群众中口传身授。比如,河北沧县农村有喝“步步高”的酒习惯,即东道主为来客斟三次酒,前二次的本意是象征性地喝点,第三杯倒满后客人要喝干。因为一次比一次喝得多,所以叫“步步高”。客人若不明就里,上来就把第一杯喝干,第二杯也跟着喝干,第三杯更不用说,那就怪自己不懂酒规,前二杯喝了也白喝。这道酒风尚,书里找不到解释,只是落实在现场边倒边喝。


五是群众对酒最有发言权。这种酒好不好喝,那种酒仪式到不到位,还有该不该如此作为等等事项多着呢,群众心里最有数。尽管有时候群众们人微言轻,他们的声音很可能当成耳风被忽略,可但,是非曲直总有大白之日。当下,我国采取狠刹公款吃喝歪风的硬措施,谁敢说不是来自民意来自群众的呼声。


群众喝惯了自己的酒,点点滴滴在心头,有杯革命小酒垫底,什么样的酒都可以应付。这就是群众的力量。任何酒及酒文化的发展,最忌讳脱离群众,与群众意愿背道而驰的结果,就是自讨无趣甚至灭亡。拿茅台酒来说事,天价的神酒只为供给少数特殊人物,普通群众无缘消费也根本消费不起,茅台从高价腰折,是必然的,也是自找的。


当喝酒成为全民风俗,谁还在怀疑酒的群众基础,并试图撼动酒文化?显然是不明智的。酒啊,从古喝到今,酒里那些事,全是广大群众在传承,同时造就了酒的金刚般不坏不腐之身。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