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北方黄酒,我们先从说酒这一大属性的饮品开始说起。尝试从酒这一大类别中探讨一下北方黄酒直到今天现状的大概脉络,以待行业专家批评指正,百家争鸣。
说到酒,这个商品品类当下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会让白酒代表,毕竟白酒在我们国人的心中印象比较普遍。熟不知,这个现象是源自于我们最近几十年的消费和认知习惯建立起来的,也可以这么说,白酒这个品类是最远到元代以后开始的叫法,是为了区别开黄酒而相对应的类别,也可以这么说,在元代以前,说酒,更多的是指黄酒。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黄酒的历史要更长远的多,《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的诗句,表明我国酒的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史书不确切的记载夏朝就有酒,但驾驭酒曲来酿酒的记载还是在周朝,而及宋元中古时期才出现蒸馏法制作白酒的记载,黄酒独自存在酒桌上的历史要4000多年。及元朝建立的1271年算,也不过700多年,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在我们国人的酒桌上出现了白酒,但实际上白酒的酿造技术和饮用范围远远未普及,所以黄酒仍是大行天下,但毕竟因为地理、气候、政治、人文、地域性格等等综合因素,才使得黄酒在民国后期逐渐没落。江南一带的气候特点亦或人群的地域性格使得黄酒能够适应并得以保存发展,这个话题以后再论。
经元明清的数百年延续,白酒开始逐渐在气候寒冷干燥、性格奔放好爽的北方民间推广开来。
新中国建立后,应人民生活的水平提高的需求下,白酒的发展更是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为了满足白酒的需求,工艺制作上还出现了业态发酵法的制作,使得白酒更大范围的降低了成本,使更多的老百姓喝上了经济实惠的白酒产品。我们现在的某个畅销酒类,就是属于液态发酵法。相对应的固态发酵法是什么?就是粮食是固体的,用纯粮酿造,所以称作固态发酵,基酒或食用酒精是液体的,用以调制白酒,就称作液态发酵。而黄酒基本都是固态纯粮发酵酒,不存在业态发酵法。
新中国建立后白酒的进一步普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喝酒效果的追求。一斤白酒能够几个人喝,能够达到应酬或招待的目的,“但使主人能醉客”是我们中国人的曾经的传统礼仪,但酒精度最然更低,或者在不说什么样的白酒不健康的前提下,白酒成为成本最划算的“致醉”首选。毕竟能喝酒的或者慢慢喝黄酒的要喝掉数斤才能有醉敢,这对于经济条件尚不是很丰裕的人民来说肯定不能选择黄酒来招待客人。这既是白酒受特定因素推向第一大类的原因,也反证了黄酒为什么没落的原因。没落那是相对的,相对于历史长河的阶段,他的兴盛时期远远长于白酒,今天的有待辉煌,也是一时的,毕竟消费者选择健康的餐桌助兴还是最根本的酒类选择目的。
人们习惯的延续肯定是从时间最短的起点开始,所以不难理解,白酒在这几十年的消费中的比重为何如此之大。至于还能够不断的上升销量,也是社会基层消费的提升所致,白酒的发展还会继续向纵深领域推进,这是民意。
随着各种酒类的推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丰富个性化的发展,白酒逐渐不能代表酒这个大品类了,毕竟还有啤酒、红酒、黄酒,而且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低度健康的酒类饮品呈上升趋势,尤其前几年爆发式野蛮增长的红酒打开了低度健康的消费民众意识。但由于伪进口红酒的泛滥,导致红酒的消费受到巨大冲击,市场的深度调整还会继续。啤酒和红酒属于外来品类,我们暂且不论。
能够代表中国古酒、中国国酒酒类的,非黄酒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