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酱酒缺少头部品牌,多数企业没有品牌基因。浓香型白酒的头部品牌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无非是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洋河、水井坊,而清香型大旗之下的品牌也就是汾酒与北京二锅头(无论牛栏山、永丰、京都还是方庄、大前门、华都在消费者眼里都叫北京二锅头)。但是酱香型白酒有茅台、钓鱼台、国台、习酒、郎酒、金沙、潭酒……掐指一算,并不少啊。大家说的大概是仁怀酱酒缺名牌吧!
中国白酒大多数都叫地方品牌、地产酒,八大名酒也没几个品牌能引领全国市场的,甚至很多香型都是地方、企业香型,比如芝麻香型、老白干香型、米香型、董香型、豉香型……这样看来,除了浓香一枝独秀其他香型都是小弟弟。
所谓的酱酒热其实是仁怀热、茅台镇热,北派酱香一直很冷。而热的根本原因在于茅台酒在仁怀市茅台镇,所以,酱酒热的根本还是茅台热。
不管因为啥,反正是热了。酱酒最近的热,从表象来看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茅台作为酱香型白酒典范的带动。
茅台近十多年来作为高端白酒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其独特的酱香风味成了白酒消费群体金字塔尖人群的最爱,而茅台文化的传播与酱香型白酒不可复制不可移植以及核心产区概念的打造,都让茅台镇成为酱香型白酒的正宗源头。
第二,资本的高度自由化。
2016年房地产的衰落与茅台酒价格的复苏几乎处于同一时期,从2016年10月开始,茅台酒就开始进入价格飞速上涨的快车道,仅在2020年春天受疫情影响产生了起伏,此外除了个别生肖茅台以外,大部分茅台产品价格都在上扬,这其中不仅仅有消费者结构调整后消费能力提升的结果,还有大的资本环境影响。尤其是近年来酒类大商的资本越来越丰富,茅台、五粮液经销商随着钱袋子鼓起来,也前赴后继投入到了钓鱼台、国台以及其他茅台镇企业的贴牌生产中,直接带动了资本热度。
第三,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多元化。
新媒体的传播尤其是当人人都是传播渠道到来后,人们传播信息获取信息的速度、广度都不再像从前,于是媒体舆论热度很容易形成,近年来茅台镇的很多企业采用丰富多样的传播手段,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外界传播茅台镇白酒文化,与茅台集团形成了联动,迅速普及了酱香型白酒知识,短时间完成了过去十年时间才能完成的知识扩散与人群覆盖。尤其是媒体按需推送的算法,让喜欢酱酒、关注酱酒的人每天更加热烈的感受到酱酒的热度。
第四,消费者意见领袖的带动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茅台为首的酱香型白酒作为金字塔尖消费品,从上而下的影响了相当一部分消费人群,茅台已经不仅仅代表了高端奢华,还被神话为具有治病、保健的作用。从喝茅台就是喝健康,到喝酱酒就是喝健康,对于离不开白酒消费的众多中国人来说,无疑是给了一个选择酱酒的基本理由。而高端消费人群的影响,比万千广告投入更直接的让酱香型白酒走进千家万户。
茅台镇企业走出大山让不仅仅是金字塔尖的精英们可以享受酱香型白酒,也让越来越多的希望能够喝到酱香型白酒的普通百姓有了更多的选择。
第五,酱香型白酒产区的高度集中。
2017年——2020年,国台、钓鱼台、肆拾玖坊相继发力,丰富了以茅台镇为核心产区的酱香型白酒的品牌序列。放眼全国,还没有哪个香型能够集中到一个山区小镇上,所以我们看到了仁怀热、茅台热。假如浓香型白酒也这样高度集中在江苏洋河镇,清香型白酒高度集中到山西杏花村,那情景恐怕不比今天的仁怀差。看起来大量的资本涌入了仁怀,但是趴在泸州、宜宾、汾阳、双沟、洋河的资本和品牌也不少,就连永丰二锅头的贴牌运营商也可以用数以百计来描述了。
有人说,由于太热,所以贴牌商前赴后继,会不会有风险。这无可厚非啊,资本就是逐利的,你不让他炒酒,他就去炒房、炒大蒜、炒猪肉、炒蚂蚁……风险在哪都有。况且任何一家成熟的企业都离不开与渠道商的合作,除了核心单品外,茅台、五粮液、钓鱼台、国台有哪一家企业可以脱离品牌授权与总经销产品?
OEM与ODM都是企业发展的方式,富士康一直坚持代工,如今也是巨无霸。对仁怀、茅台镇企业来说,贴牌是一条避不开的必经之路。
第一,代工厂贴牌可以迅速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简单的说,这是赚钱最快的方式,也是最初最直接的方式。
第二,品牌企业的品牌授权可以迅速实现自有品牌的市场曝光。
贵州迎宾也好,多彩贵州也罢,包括国台与钓鱼台,品牌授权的方式可以让品牌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市场曝光,品牌持有方不但能赚钱,还能赚名气,这么简单的账目谁都会算,谁都不会放弃。
第三,受人才、资本限制大多数企业只能贴牌,无法完成品牌化转变。
品牌运作最大的要素是人才与资本,没有专业的人去花值得花的钱,或者有了专业的人也没有钱去花,那品牌还是别做,踏踏实实做代工挺好。
第四,受市场竞争限制,大多数企业最好贴牌,不要盲目追求品牌化。
任何一个香型的头部企业或者品牌企业都不多,认清现实比盲目追求理想靠谱的多,而且品牌的打造不是短期可以实现的事,他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需要周围生态环境的完善,江小白也不是一天练成的。
仁怀酱香型白酒可能的人为风险在哪里?
第一,盲目涨价。
低价酱香型白酒不完全代表品质的下滑,酱香白酒最大的成本是时间成本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资金沉淀以及销售渠道成本,原始生产成本大同小异。让老百姓喝得起好酱酒不是不断拉升销售单价,恰恰是降低销售价格。
高端酱香型白酒有茅台、钓鱼台、郎酒、国台……就够了,有钱人没那么多,你们都想赚有钱人的钱,有钱人傻吗?你的品牌、服务、渠道支撑吗?
第二,老板意识。
行业由企业组成,企业决策在老板,仁怀酱酒企业多数是民营,老板意识决定一切。瞎折腾的老板不少,赚快钱的老板比比皆是,好大喜功爱吹牛的老板遍地爬,踏踏实实的越来越少,这恐怕是最大的隐患。
第三,产品质量控制。
白酒是进口食品,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容不得半点差池,产品质量是核心,口感次之,不能为了口感迎合茅台风味或者消费者需求,盲目添加各种未经考证的添加剂去增香、增色。仁怀企业一荣难俱荣,但是一损可俱损,毕竟每个企业都代表了酱香型白酒。
另外,需要严防死守大忽悠。这几年我发现仁怀的大忽悠数量在增加,很多老板聘了一些特别能忽悠的人,整个企业跟传销似的,天天讲宏观,就是不落地,卖货不咋样,讲相声挺在行。
综上,仁怀酱酒看起来热,相对于沉寂的芝麻香、米香而言确实如此,酱酒热是圈内人的自嗨,大多数老百姓不关心热不热,只关心能不能喝得起,喝的舒不舒服。
另外,普通消费者只需要关心性价比就好,不要跟风瞎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