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酒客。
从小到大读过的李白诗句中,借着酒意直抒胸臆的数不胜数。
那你知道,李白这个大诗人杯中酒是什么味儿的呢?
——这酒中味,还得跟着他的人生经历改变。
余光中评价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如果唐朝的文化有一半是李白,那李白的文化里便有一半是酒。
爱酒如命的李白,诗作中多在醉时写。 被人称为诗仙的他,无酒不成诗。
和所有不得志的诗人一样,李白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而作为古人,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方法便是 ——致仕。 这其中的追逐、欣喜、彷徨、失落都化为杯中酒,喝进肚里,写进诗里。
充满期待,未来可期
少年时的李白,在川蜀已小有名气。随后,李白出蜀,开始了他的远游求仕之路。几经坎坷,此处不表。之后,通过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引荐,将李白的诗句给唐玄宗看,读过李白的作品后,唐玄宗对李白十分仰慕,于是下诏让其进京。
此时李白正居于东鲁南陵,诏书送达时,他还在山中。 得到消息后,他异常兴奋,于是便有了此诗:
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此时李白的杯中酒,该是充满期待的吧。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此时认为,自己的人生理想马上会得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也会达到巅峰,未来一片光明。
春风满纸,花光满眼
李白奉诏入京后曾任职翰林院,但他的一腔抱负与才情并未受到重视。唐玄宗赐李白翰林供奉,任职于宫中。所谓“翰林供奉”,其实就等同于皇帝的御用文人,皇帝所到之处,需要文人术士等候诏命、行陪同文艺游赏之事。
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贵妃磨墨,力士脱靴,何等的风光恣意。虽风光,但谁能懂李白此时的杯中味呢。李白是想来为家国天下做点实际贡献,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却每天陪着皇帝游山玩水,写诗作乐。
当喝进去的酒都化作了诗,醉倒在杨贵妃塌下,张口便是,“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但是再华丽的辞藻也掩盖不住这种不受到重用的日复一日的生活,李白渐觉厌倦。于是他开始纵酒度日,“藐视王权”——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写这首诗时,李白已经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离开京城前,友人设下盛宴为之饯行。李白嗜酒,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却放下杯筷,无心进餐。自己一心渴望的仕途受到阻碍,受小人陷害不得不继续浪迹四海。前路渺茫,即使是这样,李白也并没有继续沉闷下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李白的诗是他的眼也是他的心,他歌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写尽了世间的旖旎美景,也道尽了自己沧桑与豪放的人生。这其中,借诗抒意离不开酒的催化与陪伴。
李白该谢酒,让他在开心时饮酒助兴,在忧困时忘却烦扰。
我们也该谢酒,让一代诗仙在半醉半醒之间直抒胸臆,成就传世佳作,让我们有幸一瞥大唐盛世的万般豪情。
自古诗酒是一家,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诗人为什么爱喝酒?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不是“饿了”才喝酒,多半是“愁了”才喝酒。以情愁入酒,在酒中悟人生,诗兴大发。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在半醉半醒之间直抒胸怀,才能更靠近那个真实的自己,成就传世佳作。
李白的诗是他的眼也是他的心,他歌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写尽了世间的旖旎美景,也道尽了自己沧桑与豪放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