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的酒瓶历史,承载着许么茅台文化

作者:茅酒管家 更新时间:2022-12-13 18:48 阅读:364

中国人对于酒的钟情,绝非只把它当做一种饮料,而是带着无数情感。酒瓶从历史中走来,从青铜酒罐到陶、瓷酒坛,灌装的简易和携带、存放的便捷,成为它随酒和酒文化发展至今而不可替换的东西。


茅台酒的酒瓶历史,承载着许么茅台文化


当下,酒瓶拥有了琳琅满目的样式、用材和造型,虽还是盛酒器皿,但也不限于存酒的一种容器,它附着的丰富信息,已经成为白酒的形象代言,也随白酒共同衍生出了新的文化。


贵州茅台酒也一样,它的灌装器皿从我们熟知的土陶罐到今天的陶瓷瓶、白色玻璃瓶,其中饱含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辛酸、泪水和国家的荣辱兴衰,我们应该去尊敬和捍卫这样一份属于历史的传承,更应该去缅怀创造这份历史的这些人们。


茅台酒的酒瓶历史,承载着许么茅台文化


据历史文献记载,清乾隆四十一年(1766年),遵义府知府于桂芳在公文《设仁怀厅事宜》中描述:“原仁怀县属于极边远之赤水河,原系五方杂处,烧窑种靛,杂处其间。”仁怀陶瓷烧造业在清中、晚期,师傅多为四川籍,其中有雍三顺、余四右等人在二合开设窑场制陶。此后,又有四川人谢海棠到此兴办窑场,并利用水车带动春料制作酒坛,其中谢海棠窑场所烧造的酒坛渗漏少,而且具有醇化酒质的优点,遂茅台镇上的酿酒作坊大多使用的是他家的陶坛。


茅台酒的酒瓶历史,承载着许么茅台文化


民国元年(1912年),谢海棠因为未有子女,无人继承,窑场被制陶师傅丁奎武改建成为碗厂,地方俗称其为丁家碗厂,此后的茅台酒瓶仍然由丁家碗厂负责烧造。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公司合营,丁家碗厂于1959年4月,被国营茅台酒厂接管,并成为国营茅台酒厂在二合的制瓶分厂,专门为茅台酒厂生产贮酒坛和酒瓶。到了1964年,制陶分厂虽然重新划归仁怀县手工业管理局,但是它为茅台酒厂生产制坛、造瓶的使命从未改变。


茅台酒的酒瓶历史,承载着许么茅台文化


我们走在古老的茅台镇,会看到很多的散酒店铺。生活在茅台镇的人都知道,旧时茅台镇上的酒坊对于酒的销售通常都是以散酒打酒的形式出现,如果顾客空手来购买茅台酒,可以临时从酒坊购买小坛盛酒。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