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酱酒虽然有点降火,但是距离熄火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或者说,以前的火是盲目的,现在的降火可能是正在走向理性。
酱酒江湖水很深,深不见底。市场上销售的酱酒从9.9元1瓶包邮,到大几千甚至过万一瓶,价格相差很离谱。这么大的价格差,品牌影响力占一定因素,但是酒的品质本身也占极大成份。
一句话,不是所有的酱酒都是好酒。你喝过的那些超级便宜的酱酒,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并不能被归结于酱酒。这就要按其生产工艺分来做一下简要的说明。
行业内话说,酱酒的生产工艺有四种,坤沙、碎沙、翻沙和串沙。这是贵州那边的传统叫法,特别是沙这个字,不是我们建房用的沙子,而是酿酒用的高梁和辅料。坤沙和碎沙的主要区别,在于酿酒所用的高梁颗粒的完整度。
先说坤沙酒。坤,实际上就捆,贵州方言,有一捆、完整的意思。用在酿酒上,用的应该的完整的意思。就是用完整的高粱颗粒去酿造。但是这个完整,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按照一致的说法,颗粒的破碎率要不高于20%。这种做法,出酒离低,周期长,品质好。至于几乎所有的酒厂都在宣传的12987工艺,也就是1年生产、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在此不讨论。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只有贵州仁怀当地产的红樱子糯高粱才算,也不知真假。
再说碎沙酒。有朋友叫粹沙酒,我也没有搞明白到底应该叫什么。酿酒选用的是粉碎的高粱。这种工艺生产周期短,出酒率较高,品质一般,也不需要“12987工艺”。市场上很多品牌的口粮酒,应该是选用的此类工艺。
再就是翻沙酒。据说是用坤沙酒最后一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里,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酿出的酒。我一直很纳闷的,就是这种东西,是不是就像饭店里的地沟油,舍不得丢掉,重新利用一下。市场上销售的到底哪个价位,哪些品牌在用这种工艺呢?
最后一档是串香酒。茅台那边有个好听的说法,叫串串,听起来像是昵称一样。这个就是把食用酒精倒入已经被丢掉的酒糟里,再次蒸馏出来的产品。以前茅台镇都宣称自己没窜酒,可是有一次高速上着火的大罐车,啪啪地打了某些人的脸。这种产品毫无品质可言,但是胜在价格成本低廉。有些厂家生产成品的时候,适当勾调一下,口感还不错,销量很可观。
我是一直有些困惑的,茅台镇就那么大一点,虽然说是有几千家酒厂,却充斥着不少垃圾酒,竟然不被处理处罚,也算是奇葩。如果官方真正想治理整顿,怎么可能会管不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