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饮酒,入山访仙。在古人的观念中,醉酒、登山、访仙似乎已经成为文人、隐士们的日常风雅。酒不在多,登高辄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登山饮酒时,眼前一片天高地阔,顿时觉得心胸畅达,郁郁杂思也随着烈酒入喉的冷冽而消散。而饮酒之后,醉眼迷离,目光所及尽是山林草色、云气激荡,恍惚间有仙人飘然而至抚我大顶、授我长生。
酒、山、仙总是会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思,而登高饮酒也是古人经常做的事情。唐代诗人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中写道:“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在辽阔秋景中携酒登高,尘世之中有过多的烦恼,登高、饮酒都是可以让我们短暂摆脱俗世烦忧的方式,在这远离尘世的高高山顶酣醉一场,是别有一番诗情画意的事情。
醉酒对于神仙中人来说是很平常的事情,“上洞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便是醉酒骑鹤踏天而去。宋代文人范致明在《岳阳风土记》中写道:“岳阳楼上有吕先生留题云:‘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醉吟飞过洞庭湖。’今不见当时墨迹,但有刻石耳。”
很多在世俗不得意的古代文人墨客们都怀着一丝缥缈的期待,希望能够登山遇仙人、得仙酒。比如我们之前谈论过的李白、杜甫和高适三人长达数年的寻仙人、采仙草之旅。当然,世间本无仙人,所以他们大多都以失败告终,至多是像李白那样,遇到一位正统的道教中人,然后被授以符篆,仅此而已。
登高得见仙人的故事大多只是存在于宗教典籍和民间传说之中。例如道教类书《云笈七签》中记载:“帛举字子高,尝入山采薪。见二白鹄飞下石上,即成两仙人,共语云:‘顷合阴丹成,就河北王母索九剑酒服之,至良。’子高闻仙人言,就访王母者,得九剑酒,还告仙人,乞丹服之,即翻然升虚,治於云中,掌云雨之任。”故事的主人公帛举入山砍柴,看到两位变身白鹄的仙人,两个仙人提到自己正在炼丹,丹药练好之后配合河北王母的九剑酒服下对于成仙很有益处。于是帛举就去拜访王母,得到了这种仙酒,然后返回山中向两位仙人求得了一枚仙丹,将酒和丹药一同服下之后,立刻就飞升成仙,成为了专管人间云雨的仙人。
我登高山见仙人,仙人赐我以仙酒,我饮仙酒复登仙。这是古人关于美酒、高山、世外仙人的全部美好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