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大家酒评内容中心 周琴
扩产,一直是酒业热门话题。除了几次政策调整导致行业产能略有减少而外,其余大多时间,酒企都在谋求扩产。
近几年,以酱香型白酒为典型代表,整个白酒行业都兴起了扩产热潮。事实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白酒企业也扎堆扩产过。时隔近40年的两轮扩产,其背后有何不同?
上世纪80年代,白酒行业第一次集体扩产
1984年,国家不再对白酒厂调拨粮食,酒厂采用市场价格采购粮食。至此,白酒行业进入市场化运作,并逐渐兴起了第一次集体扩产热潮。
此次扩产最多的要数汾酒,也正是这次扩产让汾酒拔得酒业头筹,成为名副其实的“汾老大”。
汾酒此次扩产从1983年7月开始,第一期工程设计生产能力3000吨,占地34公顷,总投资3750万元,工期计划3年。此后,在向“国庆献礼”的号召下,1984年9月、10月,汾酒3——6号酿酒车间分别建成投产,达到3000吨的设计能力,一期工程全部建成,1986年1月为期三年的扩建工程完成。
除此之外,茅台、五粮液、古井贡酒、洋河等也不甘落后,纷纷持续扩建产能,做强企业地基。1984年,古井贡酒新建 1000吨产能;茅台两年内完成了800吨产能扩建;五粮液1986年扩建后产能达到1万吨……
好酒时代来临,白酒集体再扩产
近年来,中国经济不断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随之提高,消费者越来越追求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白酒消费也朝着喝少一点、喝好一点的消费习惯转变。这种消费习惯的转变使得市场对高端白酒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优质白酒成为稀缺资源。酒业再度迎来扩产潮。
2016年,泸州老窖投资 741,428万元建设酿酒工程技改项目,2020年,泸州老窖拟增逾14.6亿投资推动酿酒工程技改项目。2017年,五粮液投资50亿建陈酿仓储包装项目。2018年,茅台宣布投资83.84亿元建设3万吨酱香系列酒技改工程及其配套项目。
2020年,金沙酒业计划投资20亿元,启动万吨基酒扩建项目;同年,贵州安酒集团宣布打造2万吨“安酒赤水酒谷”项目。
除此之外,习酒投资80亿元扩产、古井贡酒出台高达89亿元的技改方案、今世缘自筹14.7亿扩产、口子窖拟投入13.60亿提升产能......无论是酱香还是浓香,抑或其他香型,这几年众多酒企纷纷忙着扩产。
都是扩产,本轮扩产有何特点?
相比上世纪80年代扩产着重追求产量的提高,近几年酒企的扩产呈现了不同的特点。
如果说80年代的扩产更追求产量的提高,那么本轮扩产更追求质量。1978年改革开放,白酒市场需求增大,白酒的供应量低于市场需求。那时的消费者不追求名酒,消费的产品多为低端产品,而酒企拥有了产能就能快速占领市场。现在的高端白酒茅台在21世纪之前,产量都不超过10000吨。彼时,清香型白酒汾酒由于生产周期短、原材料成本较低、出酒效率高,产能提高快,迅速占领了市场,成为了名震一时的“汾老大”。而近期扩产的酒企提高产能更追求技术改进,提高优质白酒的出酒率,生产出更多的优质白酒。因此许多扩产项目均被囊括在“技改”项目之中。
其次,本轮扩产除了对产能及技术的改进,还在系统升级上面做了全面升级,数字化特征明显。比如金沙、国台的此轮扩产覆盖了从原料到产品、从产品到车间、从前台到后端,涉及包装、仓储、物流、原料等诸多配套保障能力。
最后,本轮扩产更科学化、差异性明显。观察本论扩产的酒企会发现,无论是技术改造、厂房建造、数字化升级等规划都很科学,且差异性明显。
比如泸州老窖的本轮扩产的厂房及酒库设计标准都有所提高。再加上本轮扩产是伴随着消费升级、行业复苏的背景,扩产更科学,符合市场需求。而贵州安酒投资超50亿打造的“安酒赤水酒谷”除了规划生产方面的制酒、制曲储存设施外,还将同步打造文化产业项目,集展厅、酒店、特色鉴赏区和村落建筑等于一体,创造生产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生态酒谷。“酒+旅”的多样形式扩产也在本轮扩产潮中渐渐凸显。
扩产,一直是白酒行业的热门话题。相较于80年代的扩产,本轮扩产的企业更理性、规划更完善。而本轮扩产的效果要等多年后产能释放才能显现,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