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公会,关于酒,我想跟你谈谈

作者:饮识分子 更新时间:2022-12-25 10:36 阅读:895

最近看了公众号“大象公会”撰写的《中国将来还有人喝白酒吗》,该文列举了白酒相对于其他酒种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白酒在国内市场的前景非常看淡,最后话锋一转,给一款预调酒打了个广告。


这篇文章看下来槽点蛮多的,让主页君不吐不快。但首先我要说:糟点决不在广告,主页君对于广告文章并不反感,写得好的我还会学习、打赏、转发,我自己也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广告(而且非常有良心地开宗明义注明这是广告,比如《干邑是怎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另外,对于文章的结论——中国白酒前景黯淡,其实主页君也持相似观点。


值得吐槽的是什么?——文章的一些论证方式,以及作者对酒在认识上,都存在一些误区。


我从来都佩服大象公会的作者们能写一手好文章,但是当文章主题涉及某些专业知识——比如酒,他们还需要了解得更多,最起码,自己得多喝几杯。


下面开始吐槽+科普。


· · · · ·


中国白酒和西方烈酒的差别在哪里?


大象公会,关于酒,我想跟你谈谈



大象君的《中国将来还有人喝白酒吗》写到:“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与白酒的差别主要是原料的差别”。


上面这些西方烈酒与白酒的差别其实是全方位的差别,只说原料差别的话真是too young,不是年龄too young,是酒龄too young。


说说他们用来举例威士忌好了:


大象公会,关于酒,我想跟你谈谈



你可以看到,在原料上,两者反而有重叠。但是其它那些能决定酒的风味的技术指标几乎没有一样的。至于白兰地、伏特加、朗姆酒,在生产工艺上也是更近威士忌,更不像白酒;所以东西方烈酒差别真的“主要在原料”?


· · · · ·


白酒中的杂质是什么?


大象公会,关于酒,我想跟你谈谈



大象公会说:“包括汾酒在内的4款中高档白酒含有的杂质醛、杂醇等物质是伏特加的数十至上百倍,它们正是让饮用者感到辛辣、上头的主因。”


不管是白酒还是威士忌、白兰地,酒体里面的浓郁风味都来自酒体中的高级醇、酯类物质、杂醛、杂醇油等,这些物质痛痛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这就是为什么酒会这么好喝。大象君把这些物质喊做“杂质”,这个不算大错,杂质和香气物质就是一体两面。没有所谓“杂质”的酒,也就没有香气了。


但是拿白酒跟伏特加比是错了对象,别看它们都是透明的就能放在一起对比了。绝大多数伏特加都是用连续蒸馏器蒸馏到极高的度数然后加水稀释,除了酒精味以外很少别的味道,是以“纯净”为卖点的。威士忌、白兰地这些经过橡木桶陈酿,含有丰富风味物质的酒与伏特加相比,“风味物质”的含量也高几十倍。——这么一看,白酒的所谓比伏特加“高几十倍”也并不夸张了对不对。


另一方面,确实要承认:高级醇、酯类物质、醛类物质、杂醇油这些风味物质,确实是让饮者喝了感到“上头”的原因,赫鲁晓夫曾经下令让科学家们去研究绝高纯度、只含有酒精和水的伏特加,就是为了把香气物质完全驱逐出酒体,这样他手下的政府官员哪怕头天晚上喝高了,第二天也不至于头疼得不能开会。


问题是,除了战斗民族这奇葩物种,还有谁会喜欢喝完全不含香气物质的酒?


况且,不想上头的话,你应该少喝一点、喝慢一点、别跟人拼酒,而不是去唧唧歪歪那些含有丰富香气物质的酒!


· · · · ·


酒加水变浑浊了又怎样?


大象公会,关于酒,我想跟你谈谈



大象公会说:“用水稀释汾酒后,酒体立刻浑浊,酒味变化很大,这是因为汾酒中有很多溶解在酒精中的杂质,当酒精浓度降低后,溶液达到饱和态,这些杂质就会析出了。这在威士忌、伏特加身上一般不会发生。”


这段话的前半句算是对的,就是“杂质”这个词比较难听而已。像我前面所说的,风味物质溶解于酒精不溶于水,那些高度的中国白酒,有部分加了水以后确实会变浑浊。


至于后半句,“这在威士忌、伏特加身上一般不会发生。”,主页句想吐槽:这么崇洋媚外好吗?嗯好吧,我也崇洋媚外的……但是,你不能崇得姿势不正确啊。


先放结论——这在威士忌身上是经常发生的,只要是不经过冷凝过滤(酒瓶上会写着:Non Chill-Filtered)的威士忌,加水或者加冰都有可能变浑浊。原因和大象君说的一样,酒精浓度降低,溶液饱和,风味物质释出。这其实并不影响威士忌的风味,但是会影响美观,所以市面上那些针对大众市场的威士忌,通常都经过冷凝过滤,先滤掉这些风味物质,那么接下来无论加水加冰,都不会影响观感。


但是酒厂也一定会针对资深饮家这个市场,推出不经冷凝过滤的、酒精度更高的威士忌——因为酒精度高,意味着溶解于里面的风味物质可能越多;不经冷凝过滤,则意味着这些风味物质没有被去掉,还原原本本留在酒中。老饕会克服高酒精度的影响,来欣赏这种更浓郁的酒。


大象公会,关于酒,我想跟你谈谈



主页君自己在家里试了一下,在三份酒精度为57度的单一麦芽中加入两份冰水,酒体马上释出雾状悬浮物,酒体变浑浊。


大象公会,关于酒,我想跟你谈谈



至于换一瓶酒精度为40度的调和威士忌,以同样比例加入水,酒体只是颜色变淡,但是清澈如许。


把话题回到汾酒,大象君用来论证的汾酒,酒精度通常在52或53度——如果是威士忌,在这个度数装瓶,只要不经冷凝过滤,倒出来时加水是一定会变浊的,所以汾酒加水也变浊了,很正常。


但是如果换成一种和不会变浊的威士忌度数相似的白酒呢?主页君想到这里,马上到楼下便利店买了两瓶酒精度为41度的便宜白酒,拿回来,按照之前给威士忌倒水的比例加水,答案是:不会浑浊。


大象公会,关于酒,我想跟你谈谈



所以威士忌和白酒,都是有的加水会浑浊,有的加水不会浑浊,看你选什么度数的产品以及它有没有经过过滤而已。


而且进一步说,加水会变浊,代表品质不好吗?那些非冷凝的酒,酒里含有风味物质多,才会加水变浊呢。


· · · · ·


酒厂规模跟品质有关系吗?


大象公会,关于酒,我想跟你谈谈



从“汾酒加水释出杂质=汾酒品质不怎么样”这个错误逻辑,再推断出一个更错误的逻辑:把50人以下的小酒厂和“低档白酒”联系起来。


主页君最烦的就是“规模论”,很多小酒厂在做宣传时会说自己“小批量、手工生产、所以做出精品”,实在是扯淡;而大象君这个“小酒厂=低档酒”的反向逻辑也是不对。产品品质和酒厂规模有个毛的关系呀!起码在酿酒业,关乎酒的品质的无非是原料、工艺、品控、态度之类的,不管酒厂大小,上面这些环节都做好了,就容易出好酒。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和酒厂规模有关系。


我有个朋友的白酒厂是个有100多名员工的中型厂,也能做出很棒的浓香型白酒;我在日本参观过很多只有5、6个人小型酒厂,出品也很好。不过在这里就不给他们打广告了。只想说大象君此言差矣!


· · · · ·


清酒酒米只取27%或39%来酿酒?


大象公会,关于酒,我想跟你谈谈



大象君说:“日本在酿造清酒时会将糊粉层打磨去掉,不同级别的清酒分别只取其 39%或 27%的部分进行酿造。”


这个吐槽到中国工业拉格啤酒上了,还拉上清酒做比较。但我想说的是,这个清酒的例子是不对的,清酒酿酒米的结构是:米心是淀粉,外部是蛋白质+脂肪(也就是大象君说的糊粉层)。


首先不是所有清酒都会把外层的蛋白质+脂肪磨去,绝大部分低端清酒是不磨米或者只磨去10%的;而中端清酒也一般只磨去30%到40%左右,留下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因为蛋白质在发酵中会转化成氨基酸,构成清酒独有的鲜味,这个是清酒的特色;只有极少数要营造花果香气的大吟酿才会去掉绝大部分蛋白质和脂肪,但也很少会磨到三割九分那么低,更别说二割七分了,这些高档酒在清酒产业中占的比例是很小的。


· · · · ·


早期欧洲人喝酒是为了醉?


大象公会,关于酒,我想跟你谈谈



不是的,早期的欧洲人喝酒不是为了醉。不管是威士忌、白兰地还是伏特加,这些欧洲蒸馏酒在刚开始作为炼金术的副产品出现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生命之水”?——因为它们最初都是做药用的。


后来欧洲人大量饮酒,则是因为水被他们认为是瘟疫的传染中介,而他们又不知道煮沸水可以杀菌,所以他们对水非常畏惧,不仅很少洗澡,而且有条件的人就用酒来代替饮用水,每天都喝大量的淡啤酒或者稀释过的烈酒。


大象君你提到的朗姆酒之所以被大量生产,也是因为当初欧洲殖民者在南美洲把自己带来的白兰地都喝光了,又不敢喝当地的水,于是就地取材用甘蔗园榨糖剩下的废料来发酵再蒸馏出酒精。


· · · · ·


国产白酒做的鸡尾酒受欢迎是因为酒质差?


大象公会,关于酒,我想跟你谈谈



大象君说:“白酒虽然对西方人没什么吸引力,但以白酒为基酒调成的鸡尾酒却受到不少人欢迎。这正是鸡尾酒最初流行的原因——20 世纪初美国禁酒期间,由于私酿酒品质太差,酒商们用调制鸡尾酒的办法掩盖住了低劣的口感。”


这句话的逻辑也有问题,逻辑链条大概是“白酒鸡尾酒受人欢迎——那是因为它调成鸡尾酒后掩盖了低劣口感——白酒就和禁酒令时的私酿酒一样差”。


然而“用一种方法掩盖住低劣产品的劣势,让其变得受欢迎”这种情况只可能在禁酒令的极端状态下才会发生,因为在禁酒令的时候,大家没有选择,差酒也得将就着喝,而如果有一种办法让差酒变得没那么差,那当然谢天谢地。


而在现代的、有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人们当然会直接选择“好产品”,而不是“把坏产品变得没那么坏”。


白酒鸡尾酒受欢迎的话,恰恰说明白酒不是坏产品,起码它具备了被调成好鸡尾酒的特质——这个特质,当然更不可能是它“原本味道不好”。哪个酒吧会那么自虐地去买一些“味道不好”的酒,然后千辛万苦地调好?我认识的调酒师都是去买一些本来味道就不错的原料,然后把它们组合得更好。


(本文的部分白酒知识均咨询了白酒饮家陈振宇先生,感谢他帮我解答了一些疑难问题。)


· · · · ·


最后,说几句心里话,我们酒行业的人,非常希望那些影响力大的媒体、自媒体多写酒的内容,扩大酒行业的影响力——但是比这个更重要的是,不要去传播可能引起误会的说法。如果你们对此不够有把握,我相信很多业内人,包括我自己,都愿意为你们解答疑问。当然了,为一篇广告文章提供知识支持,我的收费很高,但是花钱买我的知识总比被我吐槽强多了对吧?


另外,我也想问一下“大象公会”《中国将来还有人喝白酒吗》这篇文章背后的广告主RIO:作为客户,想必你们是审查过那篇文章的,允许它发布说明你们起码是默认该文持有的观点。那么,这是不是代表了你们认为抹黑和攻击其他酒种,能更有利于你们的品牌传播和销售?如果是的话,我感到很遗憾,我认为整个酒行业的壮大和健康发展,才更有利于你们的长远发展。


· · · · ·


大象公会,关于酒,我想跟你谈谈



“饮家Drinkers”旨在从消费者的角度分享关于酒的一切。文章开头没有特别注明的,意味着该文涉及的消费项目均由个人买单,因此其评论为独立形成,没有任何软文植入。


▼ ▼ ▼


转载或其他合作事宜,请联系


微信号 | 38197688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