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公元前4世纪屹立于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诗人。他开创了诗歌由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唱的新时代,以他为奠基者和代表作家的“楚辞”,与《诗经》一道,成为耸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
同时,他也是长江流城文酒风流的源头。他的诗篇多处写到了酒,尤其是他那“酒神式”的艺术风格,古往今来不知倾倒了多少人。
楚族好酒,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酒文化十分发达,这从许多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中可以找到证明。但屈原是否好酒,现代学者众说纷纭。
屈原诗中写酒写得最多的是《招魂》。《招魂》是屈诗中一篇十分有特色的作品。《招魂》是谁招谁的魂,历来说法不一。有代表性的说法是两种:是屈原为自己招魂;二是屈原为楚怀王招魂。
《招魂》词主体的写法是“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美”,以极殷切、深情的诗句,劝诫魂灵不要上天,不要入地,不要到四方去,只有楚国是最美好的地方,可作最后的归宿。
在“内崇楚国之美”的这一部分,诗人从居室、女容、服饰、饮食到歌舞、娱乐、陈设等各个方面,极尽铺张之能事。
其中多处极力描写了楚国酒的甘美:“瑶浆蜜勺,实羽觞些”——碧玉般的甘酒斟满了形如飞鸟的酒杯;“挫糟冻饮,酎清凉些”——除去酒糟,再用冰镇,饮这样的醇酒多么清凉快意;“华酌既陈,有琼浆些”——摆上名贵的酒斗,还有美酒。
对于“挫糟冻饮”两句,历代注家曾经众说纷纭。人们怀疑当时有“冻饮”也就是饮用冰镇过的酒。甚至有人认为,《招魂》中描写的豪华宏丽场景,是诗人的艺术夸张,当时的楚国不可能那样富饶昌盛。
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对冰鉴,是专门用于冰镇酒的酒器,并配有一只精美的酒斗。这使人们对“挫糟冻饮”的含意释然了。同时,也使人们有理由相信,《招魂》中的这类描写,可能并不是艺术性的夸张,更多的恐怕是当时楚国发达的物质文化的真实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