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价格双轨制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中国出现的,它是同种商品国家统一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价格管理制度,主要涉及粮食价格及生产资料价格。
那么,茅台的双轨制好不好呢?管家觉得不好,那为什么还要有?这其中必有它的道理,需要从多方面思考。
由于历史原因,贵州茅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沿袭了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时代的计划配售、凭票供应模式:经销商按计划分配,定量供应,计划指导定价。
2017年以来的茅台酒价格上涨,并不是真实的民间需求导致的,而是囤积和炒作导致的非理性泡沫,假如不是非理性的泡沫,那么茅台云商上大规模销售茅台酒,就不会如此立竿见影地把价格抑制住。
指导价1499,市场价2800。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理论性的观点说,从此以后,茅台酒的价格进入了双轨制的时代。线上线下的价格差,长期存在不能统一。
很显然,贵州茅台并非国计民生之类的基本消费品和生活必需品,其销售模式却仍保留计划配售、凭票供应、定价管制,这是计划经济的残留与怪胎,与市场经济精神格格不入。
从当前来看,丁雄军已经向制度砍下了第一刀,接下来,第二刀会砍向哪里,还待综合考量后果,毕竟茅台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我们从“供给-需求”角度来看,供给侧严重受限(产能短期内不可能出现大的增长),可以说只此一家,这就导致飞天茅台的价格缺乏弹性,在一定范围内价格失去了调节作用,也就是价格无法影响供给,出现价格失灵,换句话说在这样的情况下,飞天茅台的任何指导价格都失去市场意义。
如果不是因为双轨制,还有很多人(包括黄牛)抢买茅台吗?没有。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赚差价。
如果没有黄牛党抢购和囤积,真的买不到茅台吗?现在茅台酒(不包括系列酒)每年生产8000万瓶,估计到2025年突破1.3亿瓶。
如果真到那时,能买到平价茅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