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内酒水市场来说,北京作为首都,有着独有的复杂性。一方面,作为一线城市的一员,北京的功能与消费规模有着国内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与特点,另一方面,从酒水消费的多样性与时尚化来说,北京的消费市场具有天生的代表性。其自产的红星、牛栏山二锅头等有着广泛的消费基础,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也都能在北京市场上找到自己家乡的名酒。来自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与多样包容的消费习惯造就了北京。这一切都与北京这座城市的功能定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作为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城市功能本来足够清晰,但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北京的城市功能又长期模糊,这一方面为来自各地的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令城市的承载能力捉襟见肘,大而全的城市功能使北京不堪重负,严格定位与削减城市功能成为北京的未来目标。2015年开始,在国家级层面的布局与推动下,北京启动了功能调整与疏解的实质行动。
事实上,城市功能调整的终极目标还是城市人口的控制与递减,因为只有从根本上减少首都的人口规模,才能削减由于服务人口所必需的各种服务职能。北京的城市功能疏解使首都的酒类消费在经济背景下更加固化,进而将随着人口与消费的变化而趋于平淡,新的酒类消费增长点似乎离我们渐行渐远,而这一切仅仅是对酒类商家生意的一部分影响,摆在批发市场商家面前更加紧迫的现实是京城批发业态的巨大变化。
根据长期以来形成的布局,经过多轮的城市治理与调整,也因为库存与物流运输的原因,目前北京的酒水经销商大多集中在城乡结合部,3~5环之间的批发与农贸市场为主。伴随着城六区批发市场与农贸市场的搬迁,不少酒水经销商也面临着寻找新的经营地点的问题。这一切对接下来的酒水销售是否有影响呢?面临政策调整与经营双重压力的经销商们有何打算?京津冀一体化后,移师津冀是否是一条可行之路,周边地区的酒水消费环境是否能够满足北京酒商的需求?伴随着城市功能的疏解,各种问题能否得到化解,考验着北京酒商。
(本文选自《中国酒业》杂志)
作者:李澎
《中国酒业》杂志副总编,资深酒业媒体人。中国酒业协会名酒收藏委员会副主任,从事酒业快销、IT电商、自动识别等众多专业媒体新闻报导及出版工作多年,曾主持编写《中国酒业课题研究汇编》(2011-2012)、《2013中国酒业研究报告》、《中国酒业发展现状白皮书》(2013-2014)等行业出版物。
精彩推荐:
★
免责声明:本公众平台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个人的文章,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将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文章作者认为本公众平台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在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
★
戳原文,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