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酒类行业一直是充分竞争与市场化的探索者与实践者,这也形成了行业自身尊重市场规律与原则,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代特征。近一年来,为适应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针,以及疫情防控,稳定经济变化条件下的消费市场主体,“酱香热”带动下的产区投资驱动,行业结构性盘整措施正在逐步到位。具体体现在“双快”:即在吸引资本活跃投资的同时,一方面茅台、五粮液等名酒企业纷纷加快扩大产能速度,实现结构优化;另一方面相关行业规划与管理部门,正加快以立法标准+经济等多重手段淘汰小散乱企业,提高入局门槛。一加一减,赋能这一关系民生与社会的传统行业合理健康发展。
加速1:名酒扩大产能加快
有媒体分析指出,年初以来的白酒企业增资扩产潮仍在继续。龙头企业扩大产能的趋势已经显而易见。今年5月,茅台发布公告称,拟投资15.87亿元建设中华片区30栋酒库工程项目,尽管公告中强调项目所需资金由公司自筹解决,但投资市场对贵州茅台的持续看好,无疑令项目得以顺利开展。该项目规划建设酒库30栋,设计总储酒能力约3.68万吨。除了企业自身的产能规划实施,产区当地政府也对茅台扩大产能开启绿灯。近日,贵州省印发进一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若干措施,措施提出,重点推进宁德时代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中石化50万吨/年聚乙醇酸(PGA)、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茅台3万吨酱香系列酒技改工程、磷化集团20万吨/年磷酸铁等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加快建设。《中国酒业》记者注意到,文件中提及的“3万吨酱香系列酒技改工程及其配套设施项目”于2018年9月28日召开的贵州茅台董事会上获得审议通过。该项目位于贵州遵义习水县经开区,项目包括制酒生产房84栋、制曲生产房8栋、陶坛酒库64栋、罐群4组、锅炉房2栋及相关配套设施。工程项目建成后,每年将新增3万吨酱香系列酒产能,使酱香系列酒的产能达到5.6万吨每年。
茅台集团厂区
五粮液也于近期在投资者平台上表示,公司拟在未来几年逐步新增10万吨原酒产能,其中一期建设预计2023年底投产使用;酿酒扩能项目完成后将新增2万吨原酒产能,同时规划建设10万吨生态二期项目,计划2023年底启动建设,2024年建成投用,将新增6万吨酿酒产能,进一步夯实全国最大纯粮固态发酵酿酒基地。同时,今年1月,五粮液宣布拟分两期实施制曲车间进行扩能改造,投资规模为27.5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制曲车间及相关配套设施等。
五粮液厂区
山西汾酒宣布拟投资91.02亿元建设实施“汾酒2030技改原酒产储能扩建项目(一期)”;泸州老窖的养生酒科技园正式开园,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健康养生酒提取液1万千升。水井坊与邛崃市政府签订投资意向书,项目投资总额预计40.48亿元;舍得酒业也拟投资约70.54亿元增产扩能。
5月16日,酒鬼酒方面也表示,公司生产三区二期项目已完成工程招标工作,目前相关建设工作在加紧推进,生产二区改扩建工程预计2022年底前竣工。此前的2021年下半年,酒鬼酒在前期投资7.79亿元建设生产三区一期项目后,再度启动二期工程,拟投资金额为15亿元,将新增基酒产能7800吨及储酒规模4000吨。据了解,酒鬼酒在建项目有生产三区一期工程及改扩建生产二区酿酒车间一期工程,项目完工后将新增12800吨产能。三个项目完成后,酒鬼酒累计新增产能为2.06万吨。
酒鬼酒产业园
此外,今年2月今世缘对外宣布,拟投资90.76亿元建设南厂区智能化酿酒陈贮中心项目,预计将新增优质浓香型原酒年产能1.8万吨、优质清雅酱香型原酒年产能2万吨、半敞开式酒库储量8万吨、陶坛库储量21万吨,届时公司制曲生产能力将达到10.2万吨/年。
除了上市公司扩产频频,其他头部名酒企业也将扩大产能作为近期规划的重中之重。去年10月西凤酒厂新落成的3万吨储酒罐群、3万吨制曲技改工程和3万吨优质凤型基酒工程项目全面正式试车生产。其中3万吨优质基酒项目,共建设3个制酒车间,每个车间有2808个窖池,设计产能1万吨,其规模和集成化程度已经位于国家白酒行业前列,其中,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的906白酒酿造车间在人工智能、生产效率和基酒质量方面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3万吨储酒罐群已交付使用;3万吨制曲技改工程已进入全面试生产阶段;3万吨优质凤型基酒工程部分进入试运行阶段;主流产品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并投产。“333”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优质凤香型基酒4万吨、优质酒曲3万吨目标。同时,西凤集团计划再征地4000亩,实施西凤技改扩能二期项目,力争2023年具备10万吨,2025年具备15万吨优质基酒生产能力。
西凤酒厂智能酿造车间
加速2:行业提高门槛箭在弦上
另一方面,纵观白酒行业发展历史,扩大产能,无疑在给头部企业带来规模与能力的”安全保障“的同时,也容易产生全行业的产能过剩。本轮扩产是否引发产能泡沫呢?酒类行业的”减法“做在哪里呢?
白酒行业完成新一轮消费升级,头部企业纷纷加快产能扩张的同时,相关行业规划与管理部门,各地产区政府正加快以立法标准+经济等多重手段淘汰小散乱企业。
针对白酒“酱香热”引发的无序投资与建厂乱象,去年以来,贵州仁怀聚焦白酒行业“低小散弱”问题,深入推进“三个一批”治理工程。清理整治退出一批,关停白酒企业(作坊)622家,已签订退出协议304家,填埋窖池261家2977口。就地改造提升一批,完成“四改”企业799家,验收合格728家。兼并重组做大一批,将规模不达标企业纳入兼并整合对象,已完成兼并整合51家,正在推进兼并重组试点区域3个。5月10日,贵州省仁怀发布“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贵州·仁怀)”图识,成为“核心产区”的有效“身份证”和酱香白酒行业入门“通行证”,进一步规范与把紧产区质量关口。
贵州仁怀茅台镇鸟瞰
行业主管部门也通过标准制订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白酒的生产与流通门槛,规范行业,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与无序扩产。6月1日起正式执行的“新国标”,通过标准,厘清产品结构与定义规范,促使行业进一步提升标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白酒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规范》(QB/T 5711-2022)行业标准,将于2022年10月1日施行,也将进一步规范白酒流通环节质量标准门槛。
尽管如今的白酒行业已经进入”资本驱动的时代“,但扎实推进的产业结构一旦成型,则能为白酒行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与消费动力。将确保酒类行业在未来的消费市场变局中紧跟时代步伐,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酒业杂志 李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