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秦末汉初时,陈留高阳乡(今河南杞县)一个叫郦食其的人就是以“饮者”留名汉青史的。
他饱读诗书,学富五车,才智过人。然而因为出身贫寒,求仕无门,只好在里监当个小小的门吏谋生。
郦食其为人放荡不羁,心气颇高,苦于有志难伸,终日纵情于酒具,众人都以“狂生”目之。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后,天下豪雄并起,先后有十数英雄从高阳路过,郦食其断言其难能大器,皆不为所动。
至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征西军途经陈留县,郦食其认定沛公是大才,决心投其麾下,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可刘邦性情倨傲,最讨厌儒生那一套。
据说若有儒生来见,沛公头脑发热时常让人解下儒生的帽子,作为尿盆或扔到厕所里去。平日谈论中,也常骂儒生迂腐,只会说教。
可郦食其不愿放过这次机会,冒着自取其辱的风险,仍求见沛公。
首次请士兵通报,刘邦一听说求见者是个儒生打扮的人,立即不耐烦地说“告诉他我公务繁忙,有很多大事急事要处理,没功夫听他给我之乎者也。”
郦食其也恼了,双目圆睁,高声吼道:“你给我再去通报,说臣中有郦生,年龄六十有余,身长八尺,人皆称之狂生,他自己却不认账,自认胸有奇才,只要卖与识家。”
沛公这才召见郦生。
馆驿中,沛公正踞坐床上,由两女子服侍着洗脚。
郦生心中不悦,徐徐走到沛公面前,故意问道:“足下引兵到此,是助秦攻诸侯呢,还是助诸侯攻秦呢?”
沛公见其举动粗疏言语唐突,不由动怒道:“贤儒!天下苦秦久矣,故诸侯相而攻秦,你怎么可以说我要助秦攻诸侯呢?”
郦食其正色道:“足下果真要完成伐秦大业,就不应该以这种傲慢的姿态接待长者!”
接着就是郦食其表现自我的时候,他滔滔不绝的点评起六国成败:“足下兵不满万,却要直入强秦,这何异驱群羊而入虎口?”道出他与陈留守令相处甚好,愿往招降,又出招沛公引兵夜攻,与他里应外合,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定唾手可得。得陈留,再破关中才是上策。
刘邦见郦食其辩才无碍,识见精深,便以为谋士,主外交事务。
果然,郦生不负所望,煽动诱降,轻而易举拿下陈留,并获得了陈留秦仓大量粮草。
四方义士闻讯而来,刘邦军势大振。
自此,郦食其得刘邦格外倚重。
刘邦过去一向瞧不上儒生,但将这个高阳酒徒纳入麾下后,才深知欲成大事,没有知识分子为他出谋划策是难以成功的。
凭借其广博的学识和辩才,这个一身儒服打扮却不承认自己是儒生,自称高阳酒徒说起话来却可令铁树开花的老头,终实现了自己的抱负,为刘邦成就大业立下汗马功劳,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郦食其去世后,他的名字逐渐被忘记,“高阳酒徒”却成为他的代名词久久的流传了下来。
高适云:“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
杜牧云:“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李白云:“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当代,若谁被称为酒徒,多带有嗜酒狂傲的贬义。
但在古代,“酒徒”却象征着好饮酒而放荡不羁者,他们也有勇有谋能成大事。
以上图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参考资料:《酒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