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我国古代曾叫“蒲陶”、“蒲萄”、“蒲桃”、“葡桃”等,葡萄酒则相应地叫做“蒲陶酒”等。
史书中关于葡萄酒的最早记载是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宛左右以蒲桃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年不败。”“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桃。”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欧亚种葡萄,是汉武帝建元年间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大宛带来的。
据《太平御览》记载,汉武帝时期,“离宫别观傍尽种蒲萄”,可见汉武帝对葡萄的重视,并且当时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到了东汉末年,由于战乱和国力衰微,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酒业极度困难,葡萄酒异常珍贵。史书记载,孟佗仕途不通,就倾其家财结交权重一时的宦官张让,并直接送给张让一斛葡萄酒,以酒贿官,得凉州刺史之职。
汉朝的一斛为十斗,一斗为十升,一升约合现在的200毫升,故一斛葡萄酒就是现在的20升。也就是说,孟佗拿26瓶葡萄酒换得凉州刺史之职!可见当时葡萄酒身价之高。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葡萄酒的消费和生产又有了恢复和发展。魏文帝曹丕喜欢喝酒,尤其喜欢喝葡萄酒。他不仅喜欢葡萄酒,还把自己对葡萄和葡萄酒的喜爱和见解写进诏书,告之于群臣。
魏文帝的提倡,使得葡萄酒成为王公大臣、社会名流筵席上常饮的美酒,葡萄酒文化日渐兴起。这在当时的不少诗文里都有反映。
唐朝是我国葡萄酒酿造史上很辉煌的时期,葡萄酒的酿造已经从宫廷走向民间。酒仙李白在《对酒》中写道:“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记载了葡萄酒可以像金叵罗样,作为少女出嫁的陪嫁,可见此时葡萄酒已经普及到了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