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大自然的恩赐,这种散发着浓郁芬芳的神奇液体,注定是要深刻地融入人类发展的历史中。
那么在中国,酒是何时开始起源的呢?
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人类在森林和岩洞、石洼中发现一些含有糖分的野果在腐烂后,并通过附在果皮上的酵母菌,自然发酵成含有酒精的液体,这些液体非常芬芳,美味。于是,人类开始模仿大自然的杰作,于是用水果和动物的乳汁通过自然发酵成酒,这就是最开始的果酒和乳酒。
公元前2800-公元前2300年,我们通过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发掘了不少陶罐、瓮、盂、碗、杯……等器具以及种类繁多的酒杯,这证明当时酿酒已进入盛行时期。
到了殷商时代,人们已经学会了用曲酿酒,中国成为了世界上记录最早以曲酿酒的国家。在周朝著作《书经·说命篇》就有记载“若作酒醴,尔惟曲蘖”。
南北朝时期,古人制曲已达到极高的水准:北魏《齐民要术》中记载了足足12种制曲方法,包括神曲五种、笨渠三种、白醪曲、女曲、黄衣曲、黄蒸曲各一种,至今人们酿造高粱酒仍在沿用古时的制曲技艺。
辽金元时期,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碰撞频繁,蒸馏技术开始在中国普及并在明朝时期得到推广。根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始”。
古代蒸馏酒采用天锅的蒸馏器来完成,在基座下烧柴火蒸煮酒母,含有酒精的气体上升,遇到冷水冷却,凝固成液体流出,这就成了蒸馏酒,俗称“烧酒”。
清朝中叶后,由于战乱不止,粮食减产,为了缓解粮食压力,政府开始提倡使用高粱作为酿酒原料。此时,北方烧酒得以迅猛发展,烧酒遍及北方各省,社会饮酒习惯也逐渐向烧酒全面倾斜,烈性酒开始成为中国白酒最重要的主角。
中国人为什么如此爱酒?
“酒为百礼之首,非酒无以成礼。”古人以酒行礼,用于祭祀,沟通天人。《周礼》记载:周天子的祭祀对象囊括:先王先烈、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伯雨师、社稷五祀五岳等等,祭祀方式多种多样,唯独酒祭不变。
酒能传情达意,是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中国人开心时喝酒,不开心时饮酒消愁,独处时候自斟自饮,团聚时刻把盏言欢。如果没有酒,中国文化艺术将黯然失色;如果没有酒,就没有草圣张旭借酒发狂,以头发蘸墨挥毫狂草;如果没有酒,就没有王羲之的曲水流觞,借酒助兴留下罕世瑰宝《兰亭集序》。
中国人的大事,从未与酒远离。每一个中国人,一生都与酒纠缠。从出生、满月、周岁到生日、寿诞;从升学、毕业、就业到结婚、高升;从春节、元宵、端午到中秋、重阳、除夕;但逢大事,每逢佳节,必有一瓶醉人的好酒。
好酒当属东方国宾酱酒。每一瓶东方国宾酱酒都是在经历一年的生产周期后,还继续坚持5年的生态窖藏才被送到消费者手上。5年的窖藏沉淀,空气中的氧气及茅台镇特有的微生物进入坛内,与酒产生“微氧循环”,让酒体发生氧化和酯化等多种物理、化学反应,让东方国宾酱酒辛辣味减少,酱香突出,陈香明显,香气更加优雅纯正。
5年的窖藏沉淀,让东方国宾酱酒中的乙醇分子和水分子排列得更加紧密,增加彼此之间的束缚力,并且酒中其他香味物质分子也会产生缔合作用,为此每一滴东方国宾酱酒酒体丰满,口感醇厚顺滑,甘甜柔和,回味悠长,空杯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