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理解:和人的一生有关的五场酒局

作者:阿斌 更新时间:2023-01-15 18:18 阅读:373

中国酒文化理解:和人的一生有关的五场酒局


中国酒文化理解:和人的一生有关的五场酒局



中国酒文化的核心之一,可归结为中国人爱用酒说事。“五大节”之所以能在民间和百姓间扎根,正因为“节”与酒联姻,像警示灯般隔段时间进行提醒,该过节喝酒或喝酒过节了。那是社会风情在闪烁在流动,告诉入世入俗的人们,饮酒的外部环境很过硬很可观。


联系到每个具体的人找酒因子,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酒,则是和人生有关的五场酒。无论你是否与之相遇,也未必能亲口喝一杯,但肯定有过耳闻目睹。


似乎可以这样形容,人生都要过五道酒关,只要不出现意外,谁也脱不了。


1.庆生酒。这场酒来得早,相信绝大多数人没喝过自己的庆生酒,但肯定曾摆过或参加过庆生酒席。关于庆生酒,不同地域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叫法,但万变不离其“盅”,差别在于啥时喝。“报生酒”喝在婴儿出生当天,“三朝酒”喝在婴儿出生第三天,“满月酒”可以顾名思义。婴儿降生可是件天大的喜事,尤其在重男轻女的年代和家庭,若头胎生了个大胖小子,全家人会乐成弥勒佛,隔辈的爷爷奶奶更是疼爱有加,接下来的任何形式的庆生宴,自会喝出一片热闹风光。如今社会生男生女基本一个样,变的是心态,不变的是酒俗。谁家都会摊上生儿育女的大喜事,酒场连酒场,你家喝完去他家,出生酒俗从生命的开始开始,已成为没有硬性规定的死规矩。快来快去喝吧,谁若不摆出生酒、不参加出生酒,那是对生命的轻视。


2.谢师酒。这场酒在古时候相当盛行,有师必谢必用酒谢,成为铁定的礼节和程序。不请师父喝酒天地都不容啊,大概源自“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最高训令。如今的谢师酒总体上量价齐观,可单纯地为谢师而谢师的酒场,似乎占不到一半。许多酒场和升学求职联系在一起,不是因小考、中考或高考成绩优异,就是因为求得好职位,谢谢曾经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老师。我独家认为,虽然某些谢师酒有点变质变味,但只要谢师有酒,已经很可贵了。即使存在走形式的嫌疑,也比没有形式的空内容强十倍。这不等于我怂恿搞不正之风,让全社会攀比着摆谢师酒,我本意是发扬谢师的优良传统,引导附加功利内容的庞大谢师酒,回归它的本来面目。


3.婚喜酒。这场酒是人生的最高峰酒,它几乎根植在人肉里,备受人们的重视。若是嫌人生酒多,需要前后左右削减几场酒,婚喜酒准能当仁不让地留作必保酒。结婚是人生大事中的大事,喝喜酒原本是贺喜,即使酒场上多些规矩,也是以喜庆热闹为主,贺礼反倒属其次。人们按条件好坏和关系远近随个份子,无非尽力表示些心意,喝酒图个心安。可能当今人们的心气变高了,又由于婚庆酒太普及太经常太毛毛雨了,已越来越缺乏喜庆色彩,参加的人变得麻木,感觉很疲惫,而且觉得参加婚宴成为一种负担。因为,有些人摆婚宴不完全为喝喜酒,而是作为敛财或求回报的载体,关系并不到位甚至认识不久也给喜讯,二婚三婚的照样大办特办,弄得相关人们叫苦不迭。婚喜酒喝不出喜庆气氛,应该考虑如何深化改革酒俗,还婚喜酒一片净土。


4.寿诞酒。配合重阳节的敬老色彩,我主张多为老年人祝寿,由儿女们摆上两桌酒宴,给后辈、同族和亲朋们表达关爱的机会。按照民俗的说法,六十岁以后才有资格做寿,而且“逢十”操办大寿宴,不论做寿老者是否喝酒,参与者都要先举杯祝寿,然后再展开喝自由畅快酒。六十岁以前的生日宴,就是过生日,不能叫祝寿,因而就算喝了一肚子的所谓祝寿酒,也等于白祝白喝。我联想到,有些人三四十岁摆生日宴,到场的人纷纷称呼“寿星”,未免有点拿酒俗开玩乐。看到“寿星”们喝得不亦乐乎,真悲哀他们的无知。我所列的人生“五场酒”,笼统地从周岁酒算起,最属寿诞酒摆得最多。虽说人生苦短,但路途也够漫长的,年轻时多务些正业,待到花甲后再考虑庆生日的寿诞,似乎更加符合民俗和规律。


5.丧葬酒。我很忌讳写这场酒,在乎它有点不吉利,可转念想到,这毕竟是人生的最后一场酒,也算给人生酒俗做个了断,走完善始善终的路线。虽然逝者喝不到这场酒,但活着的人要拿酒供在灵前,最后把酒倒在地上献给死者。这只是丧葬酒的上半场,下半场还等着呢,那就是各地按照不同的风俗,有的设流水席,有的去饭店设专席,款待前来吊唁的亲朋来宾。我反感这种酒俗,即便逝者长命百八十岁,按农村老礼称为“喜丧”,可以办得喜庆些,最终还是死了人,丧事当喜事办不可取。如果逝者正当年,那边哭声阵阵,这边酒话喧天,喜丧两重天,酒俗便成了恶俗。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