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的起源之说,一直是苏格兰和爱尔兰掐架的理由之一,不可考证的事也就只好一直争论咯,讲不清起源,威士忌家族发展的历史还是可以寻觅到一些线索的。
爱尔兰人都有一个共识,在公元432年,传教士St.Patrick到爱尔兰宣扬上帝光辉的时候一并将中东的蒸馏技术带到了爱尔兰,当然苏格兰人并不承认这一点。
公元5世纪的欧洲大陆可以说是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东西罗马分裂,阿提拉和匈奴人也侵入西欧,可是圣·帕德里克身披光辉,教化万民,简单点来讲就是让爱尔兰皈依了基督教。
爱尔兰皈依基督教,又远离欧洲大陆战火中心,于是大量手无寸铁的学者都跑到了爱尔兰,促进了爱尔兰的发展。虽说如此,也是到了1405年威尔士语中才出现了uisci beatha这个词,还是从拉丁语aqua vitae中音译过来的。
直到1494年,aqua vitae才正式出现在了苏格兰的历史文献上,表明了其是由大麦酿造而成的生命之水,而爱尔兰可能就是司空见惯,把生命之水当成了日常饮品,没咋的在意,直到1556年才在会议记录中有所提及。
之所以讲爱尔兰将生命之水当成了日常饮品,是有原因的。书面记录晚了苏格兰六十多年,可是在1608年,最古老的威士忌酿酒厂布什米尔(bushmills)在爱尔兰注册成立。
那个时候,正值大航海殖民时代,大量的爱尔兰人和英格兰人前往美洲新大陆淘取财富,换句话说就是到美洲当好汉抢金银地盘了。
1618年的苏格兰高地某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高官葬礼账单上明确记录了uisge这个词,可见威士忌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即使到了新大陆,闲暇之余还是想来两口威士忌的,于是在1640年的时间进行了首次的蒸馏试验,也就是说威士忌从老家爱尔兰和苏格兰移民到了美洲新大陆,并且已经开始建立新家族了。
转头来看威士忌的老家,毕竟刚去新大陆的那家伙也闹不出太大的幺蛾子。1642年,英国内战爆发,打仗自然就得花钱,于是在1644年的时候苏格兰开始征收威士忌酒税。
1661年的时候,英格兰人觉得有利可图啊,就开始对爱尔兰征收威士忌酒税了,于是出现了许多私自酿造威士忌的地下酒厂。
更可气的是英格兰和苏格兰议会合并以后,也就是公元1707年,英格兰对苏格兰威士忌制定了近乎苛刻的酒税。俗话说得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然明面上干不下去了,那就躲起来干呗,反正苏格兰高地山区众多,山高皇帝远,偏是偏了点,可是不用交税啊,故而苏格兰威士忌依旧热火朝天的发展着。
直到公元1823年的时候,英格兰颁布了Excise Act,地下酿酒厂才重新冒出头,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威士忌的本家,也就是苏格兰威士忌和爱尔兰威士忌可谓是经历了诸多磨难,反观美洲新大陆的旁系家族,虽然最初也经历了原料不足的尴尬局面,可是好在牧师克莱格(Craig)创新性地用玉米代替了部分大麦,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肯塔基波本威士忌,但是在1791年的时候美国也开始征收波本税,直到1920年颁布《禁酒令》。
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苏格兰威士忌在经历了严重的苛捐杂税之后,迎来了快速的发展。
伊尼亚·柯菲在公元1831年发明了柯菲蒸馏器,于是进入了可以大批量生产威士忌的年代。苏格兰的德鲁·阿塞尔也不甘落后,在1853年的时候发明了调和威士忌。
公元1857年,家庭作坊施格兰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建立,开始建立加拿大威士忌家族。
19世纪下半叶,明治维新时代,日本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威士忌也开始流入日本。竹鹤政孝与鸟井信治郎开启了日本威士忌之路,虽然两人意见不合,并且于1933年分道扬镳,分别创立了Nikka公司和Suntory公司,奠定了如今日本威士忌。
到了这里,威士忌家族已经是繁荣昌盛了,遍及苏格兰,爱尔兰,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并且随着全球化开始遍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