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这座城市的酒文化完全不像它的名字那么婉约。倘若在青岛滴酒不沾,基本属于自绝于人民的。
在青岛,酒不是喝的,而是哈的。请注意口型。喝的幅度简直比哈小的不能太多。哈酒,绝非平常意义的品或者小酌,哈酒是甭管白的啤的,先整半杯。刹不住车,抡起瓶吹。服务员来,换上大碗。实在不行,锅碗瓢盆。
在青岛喝酒,是物理+魔法的混合攻击类型。
哈上一顿,眩晕6小时,胆量+200%,物理抗性+30%,物理输出+40%,攻击速度-50%,力量+20%,敏捷度-40%,智力-50%,走直线能力-80%,真心话+70%,大冒险+60%,吹牛能力+100%,群体伤害性+100%……
青岛人喝酒的吉祥数字是“1”。
外地来人,青岛人陪酒,都会伸出一个手指头比划,或者把五指伸开,中指弯曲。外地人一看就明白了。也就是一瓶或者一杯的量,还要比个胜利的指示。哈了之后才明白,自己是大错特错了。1,不是一瓶,更不是一箱,而是“1”直陪你哈,让你不从也得从,不服也得服。那个胜利的姿势更不得了,那可是无“中指”(终止)的哈。
青岛的民间劝酒极少口吐莲花,翻来覆去就是一句“白叨叨,哈了”。
这可不代表青岛人口条不行,有酒哈,就是握十次手,不如哈一顿酒,谁还有必要多动嘴呢。
如果以喝酒划分青岛人的属性。没有男女之分,只分为能喝酒与不能喝酒。
走一个,是他们的接头暗语。
当年,在青岛老城区隐居的摇滚歌手张楚,回到北京念念不忘的就是标志泼辣的青岛美女,如何跟他拼酒、吹瓶。据说,青岛美女在国外留学,哈酒的海量让老外直哆嗦。每次跟她喝酒,根本就没有资格一争高下。口头语就是“no干杯,no干杯”。
青岛民间有不同的喝酒协会,有钵子协会,有酒彪子协会,还有“今晚老婆不在家”协会等,不一而足。入会之严苛,退会之好玩,会规之繁复,会事之趣意,简直是一部程序严谨的哈酒“葵花宝典”。
青岛人哈啤酒,那就更不用说了。那就跟对着丝滑的水龙头哈自来水一样。啤酒是大自然加给青岛的特效,夏天一到,酒彪子们带给青岛的是口吐彩虹的绚烂。
有人把青岛的哈啤酒归结于泡沫的升华,一个是来自海浪泡沫的大海情结,一个是来自啤酒花的啤酒情结。青岛出现了打散啤酒用塑料袋这样的发明并风靡全国,根本就是青岛人的啤酒情结体现在青岛人性格上实惠幽默方面的一个小剪影。尽管青岛人把这不当回事,但还是有好事的外地人把袋装散啤的创造,上升到“青岛一怪”,甚至投射到青岛的地域文化高度。
青岛曾有两个和青岛市一样知名的品牌:一个是青岛啤酒,一个是青岛葡萄酒。某种意义上讲,青岛的百年神韵,一半在栈桥,一半在小青岛。二者可以说代表了青岛深邃的人文底蕴和历史文化。青岛啤酒的logo创意取材于“栈桥”,诞生于1912年的青岛葡萄酒标志图形由“小青岛百年灯塔”演化而来。青岛葡萄酒厂的前身是1914年一位德国商人创办的,当时起名为Melco酒厂(美口酒厂)。它和青岛啤酒、卷烟、火柴等均是青岛早期工业的代表。
除了啤酒、红酒。青岛还生产黄酒与白酒,日本人也是非常认可青岛生产的清酒。“栈桥白干”是青岛白酒的代表,有着近百年历史,消费者对其有难以割舍的情结。1970年代前出生的青岛人对“栈桥白干”大都有较深的印象。普通的绿白玻璃酒瓶、简单清晰的淡蓝色“栈桥”标识,一块多钱的价格。曾让不少“老青岛”回味无穷。
在计划经济时代,青岛酒精厂出产的“栈桥白干”,是青岛人唯一可以不费什么周折就能买到的本地酒,有着浓郁的“粮食烧锅香味”,喝起来香醇可口不上头,价格低廉,堪称物美价廉,被称为“青岛茅台酒”。
青岛人爱哈酒,带有山东人的豪爽,海边城市的小资。几个朋友聚在一起,不用什么太好的菜肴,一盘蛤蜊,几串烤肉,把酒临海风。喝的是那样的畅快和惬意。有这海风习习,谁还去什么饭店、酒吧。吃着烤肉,哈着酒,海阔天空地聊,喝到高兴处,索性光着膀子,那份痛快,也就是青岛人自己独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