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辉月有话说第 81 期分享
01、香型
1963年,号称白酒武林大会的第二届评酒会召开。
这届与上届有所不同,上届排名靠武林声望,这次要实战。
结果茅台连续被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全兴大曲啪啪打脸。
那会儿,茅台还是个靠脸吃饭的软蛋,远没有如今的行业地位。
它那张被扇肿的脸,让领导很心疼,于是给评酒会负责人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把茅台的脸找回来!”
为让茅台的“还我漂漂拳”修炼快些,一大批专家深入贵州茅台镇,为其出谋划策。
1979年,第三届评酒会召开,茅台已重新修炼13年之久。
看到依旧彪悍的浓香对手,茅台的脸隐隐有些发烫,身子不由自主的开始颤抖。
茅台的怂样,令第三届评委很揪心。
假如它依然不争气,还得去那个穷乡僻壤蹲点。
为实现领导嘱托,也为了不再来回奔波,他们决定改变规则,按香型分组评比。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趾高气昂的茅台在酱香组大显身手,它拳打郎酒,脚踢武陵,顺路还虐了麸曲的迎春,稳得酱香第一名。
那一年,除了报错香型的西凤和全兴,其余皆大欢喜。
从那时起,“香型”成为名酒护城河,区域特色酒的紧箍咒。
大批具有独特风味的区域酒,由于不靠型,连上评酒会的资格都没有。
为上评酒会,很多酒开始削足适履,结果评酒会无名、消费者不认,最终消散在历史的长河。
只有少数幸运儿,挣脱出原有香型的束缚,开创了属于自己的香型。
到目前为止,除了当年的清香、浓香、酱香、米香四大香型,另有八种衍生香型诞生,合计十二种。
从今天开始,逐一写写这些香型的历史变迁和主要产品特点。
今天是第一篇:董香型。
02、董香型
董香又称药香,定型于2008年,以董酒为代表。
它的生产工艺很特殊,既不是大曲,也不是小曲,而是大小曲并用(中国十七大名酒中除了董酒,其余都是大曲)。
不仅如此,制曲时还加人135味中草药,其中大曲40味,小曲95味。
这些中草药可以抑制杂菌生长,增强有益菌繁殖,还让成品酒带有舒适的药香。
它的小曲发酵7-14天,产酒醅(产酒),大曲发酵10-18个月,产香醅(生香)。
董香型的窖池也比较特殊,要用贵州遵义本地粘性强、密度大的白泥、石灰和杨桃藤汁为主要原料制作窖泥,使窖池偏碱性。
香醅由于发酵时间长,要用拌有黄泥的稀煤密封,这样干定后不会裂缝,可以保持香醅不变质。
这是制作董香型白酒极为重要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生成其特有的风格。
董香型的蒸馏取酒方式有两种:
二次法串香:先蒸馏小曲酒醅取酒,再把蒸馏的小曲酒当锅底水串蒸香醅,从而得到成品酒。
一次法串香:把小曲酒醅置于下层,大曲香醅置于上层,一次蒸馏取酒。
董香型集合了大曲酒和小曲酒的优点,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绵柔、醇和与回甜,还有舒适的药香和爽口的微酸。
董香型的丁酸和丁酸乙脂含量都很高,远超其它名酒3~5倍,因此香气十分“突出”。
远闻酒香诱人,近嗅骚臭扑鼻,爱的趋之若鹜,憎的弃如敝履。
03、自嗨的董酒
董酒作为董香型代表,曾有过辉煌的历史。
它1957年复产,从1963年的第二届评酒会开始,以“香艳露骚,味浓丰润”的独特口感,蝉联四届中国名酒称号。
此等殊荣,仅次于茅台、汾酒、泸州老窖,与五粮液、古井贡酒齐名。
1983年起,董酒配方与工艺三次被列为国家机密。
1992年,董酒产销量突破万吨,达到历史巅峰,销售渠道遍布全国各地。
1995年,老厂长陈锡初去世,董酒随之陷入低谷。
酒厂如人生,难免起起落落,可董酒的操作比它的酒还骚,不停的自己挖坑自己埋。
1997年,振业集团入主董酒。这是个标准的外行,它不仅停止了董香型白酒的生产,还弄出一大批浓香型的垃圾产品,把董酒几十年积攒的口碑砸个稀烂。
2004年,基酒库房起火,240吨老酒付之一炬。
2007年,感觉回天乏力的振业,把糟蹋的早已没有人形的董酒,留给了下一任。
2008年,继任者一副励精图治的样子,拿出压箱底的基酒,重金打造出国密董酒系列产品,并把老家福建作为主打市场。那是个白酒消费能力超低的省份,甚至连新疆都不如。
虽然开局艰难,但经过5年努力,董酒经销网络再次遍布全国。
2013年,国家限制三公消费,白酒行业整体低迷。
为拉升销量,董酒孤注一掷的在央视投放广告,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
白酒行业历经十几年沧桑巨变,曾经的董酒消费者,早已投入它人怀抱。
所谓“不喝董酒不懂酒!”,只是自欺欺人的笑话。
2014年,销售不畅的董酒压力山大,开始清仓大甩卖。
标价699,经销商进货价200多的国密董酒,99元包邮到家。
全国的董酒经销商,没有一个不骂娘,销售渠道和产品体系全线崩溃。
2019年,董酒重新规划产品体系,重新招商。在它看来,这和重新开局游戏没啥区别,So Easy!
这次董酒主推产品是佰草香,定价1399元。
自嗨式的定价,依旧那么高冷。不仅如此,它还弄出一堆兼香产品。
振业时期的董酒,不顾产品质量,只想透支品牌影响力赚快钱,结果一败涂地。
如今的董酒,依然沉浸于中国名酒的美梦,夜郎自大、好高骛远,始终分不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这次复出不仅没有总结上次崩盘教训,又重新走上振业时的老路。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董酒很像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逢人便讲他的复国大业,拿着先祖的荣耀给自己贴金,一副自命不凡的模样。人们表面对他客客气气,实际没几个正眼瞧他。
董酒自己给自己画大饼,自己给自己讲故事,像什么抗癌之类的话,早已沦为行业笑柄。
时代在变,董酒没变,它穿着过时的衣服,讲着过时的话,用着老掉牙的套路在玩耍。
大家都在看笑话,可它偏偏自我感觉良好。
董酒,已病入膏肓.....
04、董酒的酒
发情的公牛很凶猛,为让它安分下来,只需捏住它的睾丸,手起刀落。
平时性情都很爆烈的牛,以上方法不灵光,得用锤骟术。
也就是用刀割开它的阴囊,掏出睾丸,一锤砸个稀烂。
挨过此术的牛,只知道吃草、干活,宰它都不用捆。
董酒是头即凶猛又爆烈的牛,连续被锤了两次。
第一次挨锤,是1987年。
为提高产量,简化生产流程。董酒把两次串香法改为一次法,这个工艺还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
一次法优点很多,比如产量高、出酒率高、生产成本第、消耗低、节省劳动力、节省厂房空间、简化中间环节等等……
这么多优点的情况下,产品质量居然还有所提高,依据是降低了董酒的酸味及丁酸味。
简而言之:1988年之前的董酒更臭,更骚,更有味儿。
前后四次蝉联中国名酒称号的董酒,都是1988年之前的产品。
第二次挨锤,是1993年。
那一年,中国全面履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虎骨、穿山甲等原料禁止上市交易,董酒配方有所改变。
这也意味着,1994年之后的董酒,骚劲越来越小。
1997-2007年,振业时期的董酒乏善可陈,除了董香型的窖藏年份系列几乎没什么精品。
2008-2011年的国密、经典、老贵。
2012-2014的特密、国密、经典还算用了几分心思。
2015年,挨了两锤的董酒,觉的撒尿的玩意是累赘,干脆也给割了。
彻底放飞自我的董酒,更加偏向于浓香。
脂香、醇香和药香本来是董香型白酒的支柱。可如今的董酒脂香淡薄,醇香尚可,药香淡化为百草香。
它不停向大众靠拢,把自己改的面目全非。
就像被骟的牛,成了行尸走肉。
最近几年,老董酒价格飞涨,董酒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它以为和茅台一样,是新酒价格倒逼老酒飞涨。
实际恰恰相反,是董香消费者对目前董酒失望之极,才推高了老酒价格。
05、其它董香型品牌
董酒风光的时候,有很多小弟,像贵州的黔北老窖、贵龙特曲、遵南大曲,以及云南的云春,吉林的梅岭春等等。
随着董酒的没落,这些品牌早已不存在,只有在老酒交易市场,偶尔才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董酒,很少提它的工艺传承,就像茅台很少提它的历史(编的不算)。
它们的过往像雾像雨又像风,飘忽不定。
董酒产于贵州遵义城郊的董公寺,因产地而得名,也有人说是多味中草药入曲,草重为董。
清代末年,董公寺一带的酿酒业就已初具规模,其中以程氏作坊所酿小曲酒最为出色。
1927年,程氏后人程明坤结合当地水土、气候、原料,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制曲、窖池、蒸馏等酿酒方法。
其生产的酒水被称为“程家窖酒”、“董公寺窖酒”。解放前夕,程氏作坊关闭。
1956年,遵义酒精厂在原程氏作坊旧址,建成一个董酒生产车间。
1957年,在程氏后人帮助下,董酒恢复生产,并投入市场。
董酒之后的事,上文皆有交代。
程氏后人,在80年代初期恢复了董香型白酒生产。
其中“程家窖酒”、“程家老窖”、“程字老窖”等产品风靡一时。
2015年,董酒大变身,把新培育的消费者又给扔了。
董香消费者试图寻找替代品,这时程翰章、董宛(原名鑫泉)、程家窖酒等程氏后人品牌,逐步浮出水面。
程翰章一直很高冷,价格有点贵,完全是姜太公钓鱼的架势。
董宛的酒大多是定制产品,以中低端为主,像程酒、程翁老窖都是出自这个酒厂。
程家窖酒从低端到高端一应俱全,选择空间更大,它的程家老窖比特级国密还骚艳。
随着董酒董香风格的不断淡化,程家后人的这些酒,反倒更有当年味道。
董酒,作为董香型领头羊,已走到新的十字路口。
是回归骚艳无双的传统?还是继续向大众消费妥协?董酒很迷茫。
它不停试探,却始终找不到方向。
再回首,早已不见来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