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从农耕社会走到现代社会,人们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创造了灿若星河的传统文化。而酒作为相沿已久的物质和文化形态,见证了历史的演进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承载了太多的意义。
中国作为酒文化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对酒的奇思妙想是令人叹服的,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还间接影响了周边国家的酒文化,与我国一水之隔的日本就是被影响的国家之一。清酒一直被作为日本祭天神重要的祭品,时至今日,清酒不仅成为了日本人必不可少的饮品,也逐渐地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熟知,其清爽可口的味道,在亚洲国家也越来越受欢迎。
但清酒如今大受追捧,中国的黄酒是功不可没的。据中国史书记载,古时候日本只有“浊酒”,没有清酒。日本古籍中记载了当时的酿酒方法:由少女将米送入嘴里,用牙齿嚼碎后吐入桶中,同时还加入发霉的树叶(含有酵母菌),再等待大米发酵而酿制成酒。虽然最终也酿成了酒,但是该酿酒方法不仅不卫生,还无法沉淀出酒糟,酒质浑浊。虽然也有酿酒师曾尝试用石灰沉淀其中的残渣,但得到的酒却十分涩口。
公元7世纪中叶之后,朝鲜古国百济与中国常有来往,并成为中国文化传入日本的桥梁。彼时,我国的酿酒历史早已开始,黄酒就是最早的发酵酒。因此,我国用“曲种”酿酒的技术就由百济人传播到日本,他们便借鉴了黄酒的酿造法,日本的酿酒业便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和发展。而后,日本匠人凝结了本土的文化,利用盛产的大米发明出了独具风格的日本酒,并创造出了独树一帜的日本酒文化。虽然日本清酒与中国的黄酒有颇深的渊源,但两者的取材原料、制作工艺、饮用口感等等却大不相同。
酿酒原料不同
美酒的江湖往往卧虎藏龙,中国的白酒对原料的把关向来不容许半点马虎,不同的水质、气候、原料对酒质和口感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在中国,酿造白酒的原料有许多种,一般以优质高粱为主,适当搭配玉米、小麦、糯米、大米等粮食,“高粱产酒香、玉米产酒甜、大米产酒净、糯米产酒绵、小麦产酒糙”,采用不同的原料,白酒的风味与品质也各有特色。
清酒的“高深”之处,就在于日本人对酿酒之米的考究。日本盛产稻米,而制酒用米也备受重视,虽然一般的米也能酿酒,但要酿出口感上佳的好酒,唯有“酒米”。不仅如此,匠人还会在甄选上好的酒米之后进一步加工,去掉米粒上的脂肪及蛋白质,只留下含淀粉质的米心,这叫做“精米步合率”,“精米步合率”越高的酒,酒质就会越纯净清爽。
制作工艺不同
一瓶白酒的诞生,一般要经过选料、制曲、发酵、蒸馏、陈酿、勾兑、灌装这几个步骤。
其中,中国白酒采用蒸馏技术,将经过发酵的酿酒原料,经过一次或多次的蒸馏之后进行提取,从而得到高酒度的酒液,大多数名酒品牌都采取多次蒸馏法。而日本清酒则是过滤酒,大米发酵之后会形成醪糟,为了得到清酒,酿酒人会将压榨发酵之后的醪糟进行过滤,这一步称为“上槽”,经过这道工序把酒渣和液体分隔。
酒精度数不同
由于是蒸馏酒,白酒的乙醇浓度高,酒度都在40°以上,最高可达68°。日本清酒的酒精浓度基本在14°—17°之间,更像是饮料酒。
口感不同
中国白酒的香型繁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凤香型、米香型、芝麻香型、馥郁香型、特香型白酒、其它香型,各种香型特色各异,香味丰富,口感更多样化。但日本清酒是以精米步合率来划分的,可以细分为九个等级,分别是:纯米大吟酿、大吟酿、纯米吟酿、吟酿、特别纯米酒、纯米酒、特别本酿造酒、本酿造酒、普通酿造酒。不同等级的清酒,口感也不尽相同,有些芳香清爽,有些口感平滑,有些则比较辛辣。
饮用方法不同
一般来说,白酒是在常温下饮用,冬天也可加热饮用,但一般不会做成冷饮。在这一点上,日本清酒要更胜一筹,冰饮和热饮皆有,有的还会加入水果调味。
这几年,日本清酒的确在国内掀起了一番风潮。除了清酒,韩国的烧酒也随着韩剧的大热而进入了年轻人的生活。虽然这些酒占据了中国的一部分市场,但相比之下,中国白酒的历史更悠久,工艺精湛,品质卓越,中国白酒的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许多白酒企业也在努力寻求市场机遇。酒市场趋于新潮化和多样化,中国白酒新生力量也百花齐放,在此新形势下,中国白酒“走出去”的未来不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