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酒行业,有个奖项令诸多酒厂趋之若鹜,不管祖上阔没阔过,后来人都想占个名头行走闹市招摇撞骗。
这个奖就是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世间奖项那么多,为什么偏偏巴拿马金奖备受青睐?缘由很简单。
一是年代久远,加上部分史料缺失,便于胡编乱造。不像五届评酒会选出来的名酒,无论是四大名酒、老八大、新八大还是十七大或是五十三优,在当年都见诸报端有迹可循,如果硬要给自己套个名头会让人嗤笑。
二是巴拿马金奖名字听着就洋气,距今又有百年历史,不但能彰显气质不凡,还能体现底蕴深厚。前些年民族自信尚不足,靠洋奖撒金粉塑金装是条捷径。
三是茅台开了头,其他酒厂有样学样。连以“国酒”自居的茅老大都能拉下脸来浓妆艳抹,老二、老三跟着下场扭两段秧歌似乎也无不妥。不管茅台在旧金山有没有砸坛子飘酒香,从结果来看,他们这一套是有效的。
茅台获巴拿马金奖一事脍炙人口,支持茅台的人品读起来津津有味,反对茅台的人则追根究底义愤填膺。
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
1915年,美国政府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在旧金山举办了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共有31国参与。
中国受到邀请后,即便财政困难,也依然在广东、上海、天津、汉口等地举办了联合展览会,在浙江、四川、河南等11省举办了物品展览会,最终从18省甄选了10万种参展品,装了1800箱。
1914年11月1日,北京政府任命陈琪为监督,即代表团团长。12月6日率队浩浩荡荡奔赴美利坚旧金山,于12月28日抵达当地。开启了持续10个月的漫长参会之旅。
这次赛会之所以举足轻重,除了规模声势浩大外,于我们而言更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积贫积弱,此次外出观摩考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吸取了经验,提高了素质。有识之士深刻感受到了“世界经济之潮流喷薄而至,同则存,独则亡;通则胜,塞则败。昔之为商,用吾习惯可以闭门而自活,今门不可闭也,闭门则不可以自活。”
可以说,在这次博览会,中国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视野高、有格局的企业家不再固步自封、闭门造车,逐步转变了观念。
1917年2月陈琪编撰的《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纪实》提到:巴拿马评奖会中国共获奖1211枚,其中大奖章57枚,名誉奖章74枚,金牌奖258枚,奖词227枚,列各国之最。
巴拿马赛会既让国人清醒意识到了差距,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此次评选的奖项分别为:甲等大奖章(Grand Prize)、乙等名誉奖章(Medalof Honor)、丁等金质奖章(Gold Medal)、戊等银质奖章(Silver Medal)、己等铜质奖章(Bronze Medal)和丙等口头表彰奖(Honorable Medal),口头表彰是没有奖牌的。
如果按照当时奖项的设置,甲、乙、丁可以视为一等奖,戊为二等奖,己为三等奖,丙为鼓励奖。
我翻阅了大量史料,结合陈琪先生编撰的《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纪实》,发现此次获奖的白酒并不多,其中获得最高奖项甲等大奖章的有三个,分别是:山西高粱汾酒、直隶高粱酒和河南高粱酒。
已故白酒泰斗,与茅台渊源颇深的周恒刚老先生在《知味斋杂记》里也尽述于是:每闻某厂曾得巴拿马赛会奖牌, 然而吾得以亲睹者, 唯汾酒耳。
已故白酒专家辛海庭先生在《对今后白酒趋势的几点看法》也提及了只有山西汾酒、直隶酒和河南酒获得了大奖章。
值得一提的是,获得甲等大奖章的还有山东张裕酿酒公司,这也是巴拿马赛会亲历者陈琪先生明确点名的品牌,只是此酒并非白酒,我们姑且按下不表。
那么如今以“巴拿马金奖”作为背书的茅台酒在哪里呢?
从可考据的资料来看,贵州获奖的白酒名为“贵州公署酒”,获得了戊等银质奖章。这也是茅台对外宣传获得巴拿马赛会金奖的唯一可靠来源。
关于“贵州公署酒”,背后还有段故事,当年一起呈送至贵州省厅的白酒有两家,分别是成义烧坊和荣和烧坊,但因酒品包装相似,贵州省就合二为一,以“贵州公署酒”的名义参与巴拿马赛会。
获奖归来后,成义和荣和为了奖项吵得不可开交,一路闹到了贵州省公署,经过官方协调,最终采取了折中办法,省长裁定双方共同拥有奖项,调节语为:巴拿马赛会茅台酒系荣和、成义两户选呈,获奖一份,难予分给……勿庸发给造酒之户,以免争执,省署留作纪念。
由于成义和荣和都是茅台的前身,这次裁断也给后来茅台酒奖牌、奖状缺失埋下了伏笔。
至于茅台宣传的“怒掷酒瓶振国威,香惊四座夺金奖”,故事讲得神乎其神,说茅台酒刚开始在巴拿马赛会因为包装简陋不受待见,直到工作人员不小心打翻了酒坛,酒香四溢,沁人心脾,茅台才凭此一摔成名,但我遍览所有可以找到的资料,并没有任何史料提及此事,如果茅台有可以佐证的史料,期待可以分享给茅台爱好者们。
虽然“摔酒坛”早已被证实为炮制出来的假故事,但依然有无数酒厂纷纷效仿,大同小异的故事讲了一遍又一遍,完全不拿消费者当回事。
不过关于1915年巴拿马赛会白酒品牌获奖一事,已经有迹可循。
获奖白酒里,唯一品牌明确的是山西汾酒,为甲等大奖章,同为甲等大奖章的直隶高粱酒和河南高粱酒,都为官厅选送,没有品牌和名称,并不能确定是如今的哪一家酒厂,尽管衡水老白干和宝丰酒细数起来与这两个获奖白酒颇有渊源,但也有点牵强附会,并不能说一定就是他们。
在百度百科里,很多奇奇怪怪的白酒都冠之以各种级别的巴拿马奖牌,大多为后世杜撰,并不能尽信之。
至于以金奖自居的茅台酒,即便继承了荣和、成义、恒兴三家烧坊,那获奖的“贵州公署酒”最多也是戊等银质奖章,而不是茅台酒背标所写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同时,在茅台官网“茅台荣誉”一栏,依然以1915年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作为开篇,并且附有清晰度极高的奖章图片。
茅台宣传和背标的变化
1951年,地方国营茅台酒厂成立,此时的茅台包装土里土气,没有任何与巴拿马相关的宣传。1953年2月茅台酒厂厂长张兴忠按照县财委的决定,全面接管了恒兴酒厂。11月申请通过了金轮牌、新轮牌、前进牌、金轮五星、金轮红星等商标。
自1953年起,金轮牌贵州茅台酒的背标开始出现了繁体字版“解放前曾在巴拿马赛会评为世界名酒第二位”的介绍。这也是茅台酒有据可循的最早关于巴拿马奖项的介绍。
这个说法一直持续到了1966年的内销款金轮牌茅台酒。
之后由于特殊的历史时期,茅台的背标换成了“三大革命”,这个时期的茅台酒背标介绍里再无巴拿马获奖相关信息。直到1982年。
1982年内销葵花牌茅台酒背标悄然发生了变化,巴拿马获奖信息再次出现,为繁体字版:曾于公元1915年在巴拿马赛会评为世界名酒第二位。这款介绍只持续了几个月。
1983年,金轮牌更新为五星牌,这一年开始的茅台酒背标里巴拿马获奖发生了改变。介绍文字为“一九一五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奖章、奖状。”
这是个有功无过的描述,这个说法伴随着茅台走过了漫长的20年。在2002年的五星茅台背标里,依然还是“一九一五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奖章、奖状”这个说法。
到了2003年,茅台酒的背标出现了新的变化,更新为“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后,多次获得国际金奖……”。这是茅台头一次把巴拿马金奖写进背标里。
从此,茅台与“巴拿马金奖”结下了不解之缘。
随着茅台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巴拿马博览会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原本是一段快被尘封的历史,由于茅台的声望渐隆,这个举办于一百多年前的博览会也水涨船高了起来。
从世界名酒第二位,到荣获奖章、奖状,再到巴拿马金奖,为什么茅台关于获奖的说法前后不一呢?尽管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茅台前身两家烧坊的获奖情况,但这前后矛盾的说法里是否还有其他隐情?
我又翻看了《长江商报》记者采访前茅台董事长季克良的报道,他当年跟着周恒刚老先生进入茅台酒厂,在茅台工作了将近50年,亲手打造了茅台盛世,对茅台的历史了如指掌。
在被问及茅台获奖情况时,季克良的回答是:有的是说金奖,有的说是二等奖,因为我们是后来人,奖章奖状也没有了。到底得的是一个什么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继承和发扬,把现在的事情搞好,继承和发扬好。
也就是说,哪怕是亲自带领茅台崛起的前董事长,也搞不清楚茅台到底得了什么奖,那么他们又哪来的底气敢堂而皇之地把“金奖”写在背标和官网里?既然他们找不到奖章、奖状,那茅台官网荣誉里的奖章图片又是从哪里剽窃而来?
这只能说明一点,他们是黑汉子相亲,硬着头皮往脸上抹雪花膏。底色如何是遮不住的。
由于茅台的营销太过霸道,不但借子虚乌有的金奖进行宣传,甚至还在2005年于《山西日报》刊发了整版软文,影射汾酒“凭空杜撰获奖之事”,这种倒打一耙砸到家门口的是非不分把汾酒董事长李秋喜气得够呛。
2010年6月18日,汾酒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汾酒唯一荣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白酒品牌甲等大奖章95周年纪念大会”,李秋喜直接点名四川、贵州等地知名酒企虚假宣传获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时任汾酒集团文化研究办公室主任的柳静安更是直言不讳:我们就是针对茅台酒。
但对于汾酒的回击,茅台选择了沉默。
直到后来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季克良才予以回应:他(汾酒)是什么奖,我(茅台)是什么奖,我觉得没有必要争论,就算是他得了金奖,也就是个清香型的酒,我觉得没什么了不得。
众所周知,白酒香型不分高低贵贱,适口为珍。他这话面对媒体讲出来,很是小家子气,自己没得金奖撒泼打滚就罢了,还把人甲等大奖章拖下水。他在采访里不但对自己虚假宣传金奖一事没有反省,反而踩了一脚清香型白酒,着实不具备一个企业家该有的胸襟。
更何况你们虚假营销时把“巴拿马金奖”成天挂嘴边,巴拿马金奖纪念酒出了一批又一批,被人捶了就表示不管是谁,得了什么奖都不重要了?
恁地是无赖至此,属实欠妥。
通过大量的史料记载,尤其是当事人陈琪先生的亲笔,我们不难得出事实的真相。但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似乎并不是真相,而是他们想要灌输给你的“真相”。
茅台借“巴拿马金奖”虚假营销了许多年,由于所处的位置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反而让更多人知道了真实的历史。到了茅台这种级别的巨无霸,他们该收割的名声、利益已经到手,不如正视历史,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的金奖名不符实,不但不会折损口碑,反倒让人佩服其敢做敢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则改,善莫大焉。
就像去年从“国酒茅台”变更为“贵州茅台”,前董事长李保芳向汾酒董事长李秋喜及汾酒集团做出了书面道歉,并没有对茅台产生负面影响,反而让人赞叹其胸怀。
如今的时代与以往大不同,我们需要的不是“永不犯错”的伟光正,而是活生生的人,茅台有很多纠错的机会,这也是一家行业顶尖酒企该有的格局。
欢迎、感谢关注知酒僧,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