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一杯烈酒,醉卧于市井酒巷。一张几案,一枚小盏,三三两两的酒客,稀稀疏疏的酒壶,间或有穿梭于酒案之间的店小二,吆喝卖唱的风尘子;酒肆之外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热热闹闹的集市,置身其中,声声入耳,彼时彼刻,微醉的酒客酒意已然醺醺,身外诸事仿佛与自己不再有那么多的瓜葛,自己犹如世外之人,旁观着周遭的一切,那种独特的体验感最为有趣,市井之饮的乐趣大半也都在此中。
市井之饮亦有奇趣,此种饮酒境界在古时便已形成。早在北宋时期,酿酒业兴盛,酒文化盛行,民间酒馆、酒肆广泛地分布在乡间市井。北宋初年的词人柳永在科举考试被黜落之后,曾有一段时期漫游江南。他在《夜半乐》中曾提到自己行走于乡间看到酒肆林立的场景:“望中酒旆闪闪,簇孤村,数行霜树。”此处的“酒旆”其实是乡村酒店的酒旗,即酒帘、酒招子,一般是悬于酒店门首,以作招徕酒客之用,自唐代以来多以青白布为之。彼时,各色酒馆已经遍布大街小巷,所谓“芳树外,闪闪酒旗遥举。”(柳永《洞仙歌》)说的便是此等情景。
当然,市井民间饮酒也可以按照奢简程度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就是我们在之前的篇章中也简单谈及的当世知名酒楼,一般都是富家子弟、官吏士人饮酒的去处。如樊楼,宋代文人周密曾记述:“樊楼宏丽为湖山冠。又甃月池,立秋千梭门,植花木,构数亭,春时游人繁盛。旧为酒肆,后以学馆致争,但为相绅同年会、拜乡会之地。”说是酒馆,其实已经可以称得上是高档会馆了。主要用于饮酒的知名酒楼也有一些,如另外一位宋代文士吴自牧笔下提及的:“武林园店门首彩画欢门,设红绿杈子,绯绿帘幕,贴金红纱栀子灯,装饰厅院廊庑,花木森茂,酒座潇洒。但此店入其门,一直主廊,约一二十步,分南北两廊,皆济楚阁儿,稳便座席。向晚灯烛荧煌,酒客呼唤,望之宛如神仙。”依旧保留着酒馆的功能,但也不是一般百姓可以消费得起的。
彼时的普通市民及其他民众多在小酒店或村镇酒店饮酒。北宋洪迈记载的一则小故事里略有提及:“赵应之,行小径,得酒肆,花竹扶蔬,器用罗陈,极萧洒可爱,寂无人声。当户女年甚艾。三人驻留买酒,应之指女谓吴生曰:‘呼此侑觞如何?’吴大喜,以言挑之,欣然而应,遂就坐。”讲的便是故事的主人公偶然发现一家乡间酒馆饮酒的事情。
市井之饮,虽说俗趣较多,但也颇得酒中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