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饮酒,同样是缓缓举起手中的酒杯饮尽又落下,有人喜欢手中金杯玉酒,耳畔管弦丝竹,让自己的内心思绪随着“嘈嘈切切错杂弹”的音律上下起伏,在那种热闹的气氛中享用杯中的美酒;有人喜欢独对空山旷野,静坐于山间小亭或一方小小的安静院落,抚平内心的细微波动,让自己沉静下来,将杯中的美酒倒入口中,细细咂摸,慢慢品味。这便是饮酒的“动”与“静”,两种截然不同的饮酒状态,也是两种各有奇趣的饮酒风格。
酒与自然万物之音都是可以相合相应的,所以无论是“动”还是“静”,都有其中况味。
饮酒之“动”,在于身侧有乱耳之管弦丝竹,眼前有蹁跹之佳人佳物。以歌舞助酒,这是一项古老的娱乐方式。其妙处在于,通过外借音律的变化牵动内心的思绪,让饮酒之人的内心跟随音律而起伏,逐渐将饮者的个人情绪和整场酒局的氛围引向深处。
佳人抱琵琶,美人蹁跹舞,这是古代风流酒客的饮酒必备,一时风流之人物也不能免俗。哪怕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三国周郎”,也留下了“曲有误,周郎顾”的佳话:“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周瑜,这位即便是在三国时期名士名将如雨后春笋、如深夜星辰般携手齐至的时代也仍然可以占据风流榜首的人物就喜欢在饮酒时听人演奏,而且他精通音律,即使已经稍有醉意,如果旁人的演奏出现些许错误,他也会立刻发现,然后转头向演奏者示意。而弹奏者多为女子,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将曲谱弹错,于是便留下了“曲有误,周郎顾”的佳话。丝竹音律助酒,而饮者沉浸其中,音律动、酒杯动、人心动,此为饮酒之“动”。
饮酒之“静”,在于摒弃外借杂物与内心对的杂乱心思,将自己的全部心神凝注于一点,看到自己,进入自己,以一种孤决的姿态不断下潜,直到自己内心的最深处,倾听那些细微的声响。这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是一次自己与自己的交锋,在周遭的一片寂然中,“酒让久违的孤独发出声响”。(法国作家杜拉斯《情人》)四周寂然,内心寂寥,独坐独酌,自斟自饮,杯中烈酒进入喉头化作接引的使者,酒客在慢慢变淡的酒味中进入自己的内心,此为饮酒之“静”。
酒的动静,其实是饮酒之人内心的动静。那杯中的酒则是酒客自己举起的一面镜子,喜怒哀愁、欢欣悲苦,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