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的礼仪,你懂吗?千年之前就有了答案

作者:雅愉品酒一级品酒师 更新时间:2023-01-25 10:14 阅读:752

首先,你要知道……


酒是怎么来的?


在十月收稻以后,我们的祖先,古老的周人会一边加柴烧饭,蒸煮水稻,一边捣碎曲块,然后在陶缸中浸泡曲末。


待水稻冷却后,将曲汁过滤,制成酒曲,再倒入发酵用的大酒缸,充分搅拌,使其自然发酵。


滤出的酒放入小口瓶,做进一步的陈酿,来年的新春,酒便可以饮用了,所以又称春酒。《诗经》中就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的记载。


喝酒的礼仪,你懂吗?千年之前就有了答案


酿酒业,已成周人独立的生产行业。


始祖公刘在古老的彬州大地上,总结出世界上最早的谷物酿酒经验,他提出酿酒讲究季节,出现了酒曲制酒,把糖化和发酵结合起来,使酒的生产和酒的质量有了一个新的飞跃,也让酒的酿造从此走上科学的途径。


用什么喝酒,很重要。


酒,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祭祀祖先的必需品。


用黍酿的为酒,用稻酿的叫醴,用秬酿的称为鬯,专供祭祖先时候使用。在尊内盛掺有香草汁的酒,祭祀时奉给祖先,也用来礼遇宾客。


“尊缶”是最典型的盛酒器,而“鉴”本来是水器或浴器,在这里与前者组成一套冰酒或温酒的复合酒器。


喝酒的礼仪,你懂吗?千年之前就有了答案


一般来说,在两件酒器之间还要放置一件过滤器,用来过滤酒渣。夏季把冬天窖藏在地下的冰块放进去,可以冰镇酒。


冬天放热水进去,可以温酒。所以这两套器皿又可称为“冰鉴”或“冰盘”。


《周礼•天官•凌人》说:“祭祀共冰鉴”、“大丧共夷盘冰”。这是因为滤制清酒的时间很长,容易使酒变酸无法祭享,冰冻则可保持酒的清醇。


酒性温而味辛,能祛寒、和血、发散、疏导,所以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温阳祛寒、疏肝解郁、宣情畅意。


酒,是谷物酿造的精华,所以还有补益肠胃的作用。


喝酒的礼仪,你懂吗?千年之前就有了答案


因此,酒在豳地的兴盛不无缘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青铜酒器的数量增多,壶、缶、鉴、尊、罐等应有尽有,还有配套使用的勺、过滤器、冰盘等。


人们用大缶贮酒,大杯大碗喝酒,十分畅快惬意。


喝酒礼节传千年


在古代的周地,酒礼是比较浓重的。人们招待朋友、亲戚、宾客时,必设酒席。


酒席按照年龄、辈分,分为上座、陪座、下座。十分看重长幼尊卑。


每个席位还配有一位专门的侍席者,侍席者必须干净卫生、衣服整洁。


喝酒的礼仪,你懂吗?千年之前就有了答案


在开席前,需要从上席到下席依次敬酒,在上席的长者发话“请酒”之后,大家才可以饮酒。


第一杯酒,要由大家举杯同饮,然后才可以互相敬酒。敬酒的时候,要用语文雅。


古代客人之间相互交错敬酒,叫做旅酬,依次斟酒敬酒叫行酒。


敬人和被敬者,都要起立,席间往往有歌舞助兴。这些古礼堪称源远流长,迄今不衰。古人饮酒的仪礼有四部曲:拜、祭、啐、卒爵。


就是先作出“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以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啧啧称美,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


喝酒的礼仪,你懂吗?千年之前就有了答案


“卒爵”,也就是“干杯”,因为古时候酒比较淡薄,所以干杯不算难事。


现在我们总说先干为敬,但古人却是后干为敬。《礼记》说“侍饮于长者”,意思是说陪侍尊长喝酒,年长的不喝,年少的就不敢喝。


而宾主之间则是客客气气,有节有度;主人敬客人酒叫“酬”,客人回敬主人酒叫“酢”;敬酒时总要说句类似祝您长命百寿的话语,所以敬酒又叫“为寿”。


《礼记·玉藻》说,君子饮酒,饮一杯,表情肃穆恭敬;饮两杯,显得温雅有礼;饮三杯,心情愉快而知进退。这是筵席上礼节的分寸,因为如果酒过三巡还犹然不止,量浅的人难免失态。


喝酒的礼仪,你懂吗?千年之前就有了答案


这是古人对礼的敬畏,也是对酒——这种天赐琼浆的敬重。知礼,知乐,知节度,这是酒文化的初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珍贵的内涵。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