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酒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中国人爱喝酒的习惯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其中《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就有“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记载。可见我国酒之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可人们对酒的热情未减。
不仅如此,古人还特别喜欢把吟诗作对与喝酒联系在一起,比如曹操曾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唐代王翰也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情怀,酒仙李白更是发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无限感触,而在武侠小说中也有不少“一饮而尽”的豪情,如武松喝了十八大碗还能过景阳冈打虎……古人对酒简直爱不释手,仿佛个个都是喝酒高手,动不动就是几升一斗。这样的“海量”让我们现代人实在是汗颜。
那么,古人为何都这么会喝酒?难道真是现代人的喝酒水平在退化?
01
古人喝的可不是白酒
古人喝酒总有“千杯不醉”的说法。如果按照今天白酒的度数来看,酒量再大的人估计两杯下肚也会有点玄。而古人喝酒却能一坛一坛喝、大碗大碗的喝,难道真是他们酒量过人?
其实,古人喝的酒根本不是我们今天所指的白酒。而是一种酒精含量极低的糯米酒。中国作为酒的故乡,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独创了酒曲复式发酵法。我国早先的酒是酿造酒,用曲药先使粮食发酵。这样酿出来的酒最多也就十几度,因为一旦到了十四度,酒精就会把酵母、曲药给杀死。到了宋代以后,我国酒的度数才开始慢慢提升,这时候发明了蒸馏酒,从此,白酒才真正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
当然,这时候的酒也不是什么高度数的白酒。因此,别看着《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们动不动就聚义一堂,海吃海喝,看似酒量很大,其实也就相当于喝了点儿醪糟。这种醪糟经过糯米发酵,在夏天能解暑。由于它的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极少,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02
古人喝酒分量少、时间长
古人能喝酒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的酒杯大小很关键。一般来说,古人喝酒的酒杯和现在完全不同。在西汉,一升只不过是现在的0.3升;而东汉的一升,不足现在的0.2升。
而到了唐朝以后,度量单位就变大了些,但也不到0.6升。至于古文里喝酒常用的斗、石,那更是和我们今天的量不可同日而语。不仅如此,除了度量单位小,古代人喝酒的时间也很长。
一喝就是通宵达旦,要不就是长夜之饮。这在古代十分平常,因为那时候的古人们不像现在的我们需要每天早起上班、各种应酬,因此没事就大家喝喝酒来打发时间,这样喝酒自然就下去得多。再加上没有现在这些互联网、卡拉OK或者打扑克等娱乐活动,每天有的是时间,一不小心就能喝上千百杯。
03
古人喝酒时也爱吹吹牛
记得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飞花令主题词中,有一期就是“酒”的主题。估计哪怕是从不饮酒的中国人,也能一口气背出几句饮酒的诗句吧。古人爱喝酒的这一习惯从我们海量的饮酒诗词里就能略知一二。比如我们常常读到酒仙李白的“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酒伯淳于髡的“一斗亦醉,一石亦醉”,酒篓子刘伶的“一饮一斛,五斗解酲”……
难道古人的酒量真的如此了得?
其实,在那个没有公证员监督、没有严格观察记录的时代,这种夸张的手法在中国文学上十分普遍。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怒发冲冠”,“刻骨铭心”,“入木三分”,“千钧一发”……都是用了这种夸张的表现方式。
酒对于中国的人影响可以说渗透进了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国人无时无刻都在与酒产生息息相关的联系。
假如生活在古代,你也能“千杯不醉”,但喝酒还是要牢记:小酌一杯怡情,过度饮酒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