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上,中华古诗词和典籍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品味和鉴赏优秀的中华传统古诗词和典籍,领略其中的审美、哲理、巧思和智慧,对陶冶性情、娱乐身心、传承文明、增强文化自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西凤酒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典型载体,出现在了许许多多优美的古诗文和典籍当中。像沙里淘金、石里选珠一样,我们从这万千的诗词、典籍当中精选了有关西凤酒的最为精彩的部分,组成《西凤诗酒文化》系列微信文章以飨读者。希望它能像醇香的西凤酒一样,给读者留下美好的记忆和无穷的回味,为中国酒文化增添新的亮点。
长庆(公元821-824)年间,穆宗引榷酒之法,使酒税成为增加官府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酒品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为满足朝廷需要,穆宗便诏令一批柳林和凤翔的酒工到长安,为宫廷酿酒带徒,从而使官方酒坊的酿酒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甚高,品种增加,名酒辈出。
李肇在《唐国史补》卷下记录的当代名酒达16种之多,实际上,各地所产名酒远不止于此。凤翔境内就有几处官家酒坊专为宫廷生产御酒。酿酒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酿酒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使得私家与官家所酿之酒不论在品质、色香味和醇厚度均可相提并论。
据《四时篡要》载,酿酒成为乡村百姓家的副业,几乎是“村落家家有浊醪”。那时凤翔一带更是“家家储美酒,千户共飘香”。柳林镇的人家,十户中有八家与酒有关,或自酿或开酒坊饭店,或种植酿酒用的高粱,一派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