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黄仲则《偕少云、雪帆小饮薄醉口占》:“同是江南客,天涯结比邻。乡山灯照梦,冻面酒回春。诗到十分瘦,名传一字贫。若绳三尺法,我辈是游民。”
当代作家聂绀弩在《雪峰六十》的贺诗中,也写道:“长征五岳皆平地,小饮三江酒一杯。”饮酒过量,糊糊涂涂的,谓之“醉”与“醺”。饮酒至“醉与不醉”之佳境,叫做“半醉”“半醺”。而略有醉意的,名曰“薄醉”“微醮”。
古人在很多场合,十分倡导“小饮”“小酌”,既有饮酒之乐趣,又微有酒意,心态轻松,思维敏捷,谈兴犹浓,且不失温文尔雅之风仪。“浊酒一杯家万里”(宋,范仲淹《渔家傲》),“杯酒平生尽”(清.黄仲则《十月一日独游卧佛寺逢吴次升、陈菊人因之夕照寺万柳堂,得诗六首》)。
何谓“小饮”?其一,主、客饮酒量控制得很小,也就三杯两盏而已。其二彼此不强饮硬劝,各自尽意就行了。“饮宴若苦劝人醉,有非不仁,即是客气。不然,蠹俗也。君子饮酒,率真量精,文人儒雅,概有斯致。”(清:阮葵生《饮酒戒恶习》)
其三,饮酒速度慢,浅斟慢酌,“缓缓歌还浅浅斟”《清.黄仲则《秋夜燕张荪圃座》)。阮葵生的一位友人,在酒壶上刻下关于何时何处何事应该“小伙"的文字,极有见地:“名花忽开,小饮。好友略叙,小饮。凌寒出门,小伙。冲暑远驰,甚热,不可遽食,小饮。珍醞不可多得,小饮”(《饮酒戒恶习》)。
名贵的花开了,宜“小饮”,轰饮狂喝,则欣赏不到花的妙处;好友相聚清谈,“小饮”足矣;顶着寒冷出门,“小饮”可御寒添暖;冒着酷暑远行,太热了,休息时又不能立即用餐,只宜“小饮";好酒是不可多得的,当然要慢慢品尝。
古人曾说,善饮者不是以烂醉如泥作为标准,而是能从酒中饮出真正的意趣。“小饮”,是一一种自我的克制,是一种情绪的约束,也是-种珍视生命的表现。提倡“小饮”,百益而无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