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需要放弃实体经济吗?

作者:中国酒业杂志 更新时间:2023-01-29 08:28 阅读:837

我们真的需要放弃实体经济吗?



不久前,一则“在京拥有两套房,意外挽救一家濒临退市ST公司”的黑色幽默故事在A股投资市场广泛流传,进而通过媒体传播变得家喻户晓。这则消息的发布,恰逢近期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之时,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就在几天前,恒大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也一股脑儿把旗下“粮、水、奶”等快销品打包甩给接盘公司,重返房地产主业。一时间“辛苦十年办厂,不如在大城市买几套房”的观点再次在微博与微信朋友圈里回荡。


且不说这一观点是否出自地产界与媒体的默契“诱导分享”,甚至更加强大的“去库存”宏观政策支持,单就这一“快捷高效”的市场反应本身,就令人想起去年上半年的股市“打摆子”。借用一句当下青少年流行的歌词也许最为恰当不过: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右手左手慢动作重播。


与以往多轮的房价上涨不同,最近几轮上涨引起两类人群的高度关注。一类是刚性需求的个体购房者;另一类则是一些处境艰难的企业家,不少人把目光转向“来钱更快”的地产投资。那么,作为典型的生产型企业,酒水厂家的想法和表现到底如何呢?


国庆节前的一个月,笔者行走在全国各地,体会到酒水行业热情不减。从黄海之滨的张裕新品小葡下线和生产线建成,到内陆甘肃的张交会盛况,再到G20杭州峰会后中粮长城国宴用酒发布,直至京城雁栖湖畔的酒类行业G50领袖峰会,行业企业都不约而同的传递出坚守实业的决心与责任。


笔者来到即将举办秋季全国糖酒会的福建(这里是除了浙江、广东外,中国民营经济的另一个起点与摇篮),与几位白手起家的酒类民营企业家交谈,他们大多同时具有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珍惜自己多年打拼创下的实业,虽然经历了行业调整期带来的风浪,但泰然处之,应对有策,对自己当初投身酒业的选择笃定不悔,对酒业的未来深信不疑。


坚守需要强大的自信与定力。酒类厂家的自信源自哪里?无外乎曙光初现的市场与相对稳定的未来预期。


从国家宏观经济的角度看,酒业进入调整期相对较早,在周期与正确的市场方向的共同作用下,以茅台为代表的优势品牌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回升态势和市场表现,而这也必将给整个酒类行业企业家带来希望与推动力。


由于同时具备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酒在消费者餐桌上的作用无法替代(虽然在酒种选择和具体类型上可能存在变化),收益也保持在大多数行业平均水平之上。值得一提的是,酒背后的文化属性更是提升品牌附加值必不可少的——这些无形资产可轻易的以货币形式“提现”(这也就解释了不少网红、大V最终会与酒结缘,实现点击率“套现”)。


房地产主导的“左右手重播”,其结局不言而喻。但酒业同行不应卖掉家底儿挣快钱,而要利用家底儿挣快钱。一词之差,尤为重要。


“暴利永远与风险同在。当你拥有实业时,主管部门和银行都会围着你转,当你把厂房和产品变成短期获利的不安全资产时,他们也会因感到不安全,从而离你而去。”一位民营企业家的话发人深省。


李澎,《中国酒业》杂志副总编,资深酒业媒体人。中国酒业协会名酒收藏委员会副主任,从事酒业快销、IT电商、自动识别等众多专业媒体新闻报导及出版工作多年,曾主持编写《中国酒业课题研究汇编》(2011-2012)、《2013中国酒业研究报告》、《中国酒业发展现状白皮书》(2013-2014)等行业出版物。


(本文选自《中国酒业》杂志)


我们真的需要放弃实体经济吗?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公众平台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个人的文章,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将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文章作者认为本公众平台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在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



感谢您抽出 ·来阅读此文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