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酱酒热”正在改变酒业的发展形态。尤其是去年,酱香型白酒爆发出的巨大力量也正在快速改变白酒消费市场。毫无疑问,酱酒十年不衰已经成为行业共识,随着酱酒加速升温,入局酱酒的玩家越来越多,也因此诞生了一些超强选手。但是行业共识能否代表市场意见?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对酱酒文化是否真正的理解,这份“老酒”能否在市场上,博得真正意义上的眼球与价值?
在《唐吉歌德》中有一句极富哲理的话,鸡蛋不可以放在同一个篮子中。这点正符合了当下《中国酒业》记者对酱酒热的担忧。透过整个酱酒市场发展的轨迹我们不难看出,从早期茅台热,到产区打造茅台带动品类热,所有的主题都围绕着一个中心主旨,那就是“茅台”。
所有人都知道,生产在茅台镇的酱酒都能用“茅台”二字。但也正是瞅准这点不太普及的知识,一些违法者开始傍茅台的身价,去推酱酒产区文化,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为产区形象埋下了减分的选项。今年7月,央视就曾曝光茅台镇老酒乱象,无疑是对酱酒的一次“危机”。
同时,一些资本在看重酱酒稀缺与酿造工艺独特性后,投入资金引发外行做酒热,这些资本对酒行业的发展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他们也试图以自己的价值衡量来判断酱酒在市场上的新玩法,这类虽然助推了酱酒在消费市场的曝光,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也搅乱了酒行业既定的规则。
而对一些经销商来说,在酱酒持续火热的背景下,经销商如果将目光放在“已经起来”的酱酒品牌上,既没什么机会,也谈不上划算,所以很多经销商认为应当把酱酒目光放在一些低洼产品上,或者直接避开酱酒另辟蹊径。
数据显示,在中国白酒消费市场上,酱香型白酒所占的市场份额不足20%,上升空间极大!一个品类酒竞争的最终结果必定是3~5个品牌争霸,由此引发了行业各大知名酒企的“军备竞赛”。归根到底,酱酒热的背后,还是资本与市场的博弈,谁能够为这个品类创造更多的话题,也许将在这个品类中脱颖而出,达到自我的品牌升华,而它最终能否归于酱酒品类的整体看好,还将是一个讨论的话题。
(本文选自《中国酒业》杂志202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