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他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杨振宁称为“中国本土首次诺奖级的实验”;六年后,他领导的实验团队完成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项目,获得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项中唯一的一等奖。他就是薛其坤,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
1984年,薛其坤从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决心继续向物理学研究发起冲击,却无奈两次落榜。直至第三次考研,他才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中科院物理研究所。1992年,29岁的薛其坤被派往日本读博。身在异国、语言不通,导师又极为严苛,他无数次想放弃。有一次,上幼儿园的儿子,在电话里给他背刚学到的课文:“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来自家人的鼓励,和油然而生的责任感,成为支持薛其坤攀登物理学高峰最大的动力。
2013年,薛其坤的团队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成果一经发表便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震动,物理学家杨振宁甚至称其为“这是第一次从中国实验室里发表的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而鲜有人知,在此之前的四年里,薛其坤的团队经历了不断尝试与不断失败。“科学发现特别是重要发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薛其坤明白,他和团队是在与全球科学界展开竞争。最终,他们比东京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维尔茨堡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知名研究团队,更早地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归国后的薛其坤,又马不停蹄地展开了新一轮的攻坚挑战。20年间,他没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假期和周末,每年平均工作时间超过330天,每天工作时间在15小时左右,年平均工作时间更是高达5000小时。自2005年进入清华大学,执教18年来,薛其坤带出了17位博士后,72位博士和3位硕士。他是未来科学大奖的第一届得主,如今又摘得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为国家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做出让其他国家羡慕尊重的科研成果来,这是我这个年龄段的中国科学家应该做的事。”如今,年过半百的薛其坤依旧争分夺秒,带领他的物理学 “梦之队”全身心投入投身到下一项研究当中,“既然享受科研,我更要把所有时间投入其中,在享受中完成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