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过大国外交的高光时刻,也滋润着老百姓舒适惬意的市井生活。”在第25届绍兴黄酒节上,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对黄酒的价值进行了这样的概括。
酒类消费市场已达万亿元规模,但黄酒产业在其中所占份额仅有约200亿元,黄酒产业发展速度迟缓,与酒类消费市场的扩容不相匹配。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本土酒种,黄酒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有不可代替的地位,显然,在当下的消费环境中,黄酒并没有占据他应该有的位置。
2019年上市公司半年报、三季度报,黄酒板块三家上市企业营收集体持续下滑,与隔壁白酒板块的高歌猛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黄酒老矣
仅从酒本身来讲的话,“老”应该是一个褒义词,酒总是老的好。
但如果把范围放大一些,谈一个行业的“老”,“老”这个字就立刻变得中立起来,“老”可以是墨守成规、风烛残年,也可以是资历丰富、老当益壮。
黄酒是古老的酒种,也是古老的行业。实实在在五千年传承至今,大到“杯酒释兵权”,小到“把酒话桑麻”,黄酒见证了中国的历史,也滋养着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因其酿造历史悠久成熟,相对白酒成本较高,酒度适中易饮,加之中医学的养生加成,一直到民国,黄酒都是真正的“贵族饮料”中餐讲求一个鲜字,而黄酒自然发酵产生的氨基酸是鲜味的重要来源,黄酒之鲜与中式菜肴之鲜是天造地设的一对。那时的白酒,还是街头巷尾的“贩夫走卒之饮”,每每以极低的价钱,便可醉的淋漓酣畅。
三十年河东河西轮转,历史不知道有多少个三十年。已经没人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瓶500ml的法国的依云矿泉水的价格,已经超过了同体积单位的三年陈酿花雕酒,是因为三年陈酿的花雕酒包装太像调味品,不如依云矿泉水精美?还是因为绍兴会稽山下鉴湖的水没有法国阿尔卑斯山下依云小镇的水故事丰富?中国黄酒首推浙江绍兴,也许以精明且会做生意而著称的浙江人会告诉我们答案。
固本又余,创新不足
从黄酒行业龙头最近的表现来看,黄酒目前有“依老卖老”之嫌,固本有余,创新不足,尽管行业年年都在唱赞歌,但事实是黄酒的品类影响力和市场范围都在日渐收缩。
近几年来鲜有好的创意或者颠覆性的产品出现,不少让人过目不忘的产品被人记住的原因往往只是依靠其让人印象深刻的高价,缺乏酒体的创新和品牌故事的推广。只有一款产品例外,2014年,塔牌绍兴酒推出的塔牌本酒,塔牌本酒在酒体设计上做出重大的突破,做到了无任何添加(包括焦糖色),以手工制作、无添加为卖点,为黄酒的发展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通路,也引来了一些同行业其他酒企的效仿,因此,塔牌本酒算是一款颠覆性的产品,塔牌本酒的案例证明,有时候换一种方式来解读传统,就是极佳的创新。
但遗憾的,无添加黄酒对企业的实力要求很高,对生产工艺要求的苛刻决定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保质保量的做出无添加黄酒,以焦糖色为例,焦糖色对黄酒的风味口感并无影响,但焦糖色却是很多黄酒成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焦糖色在黄酒中的主要作用是定色,黄酒是自然发酵酒,发酵过程中有很多难以把控的因素,若最终无焦糖色定色,各批次的成品的色泽会有差异。
历史,不允许黄酒沉沦
黄酒产业是有着重要文化意义的民族产业,历史不会允许黄酒沉沦下去。
黄酒目前的消费规模仅在200亿元左右,在整个酒类消费板块中的所占据的份额微乎其微,这种现实与期望值之间巨大差异也从反面证明了黄酒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白酒市场份额已经接近饱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是产业内部逐渐整合吞并。相比之下,黄酒极有可能是中国酒行业未来重要的增长点,黄酒完全有资格承担起明日之星这个角色。
最后,引用一句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宋书玉先生对黄酒寄予的期望:“黄酒切不可倚老卖老,要老有所新,老有所创,否则越卖越小,越卖越少。既要老而不朽,又要老当益壮,更要返老还童。”
(本文选自《中国酒业》杂志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