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南北朝时期文化中的酒文化趣谈

作者:送阅酒文化 更新时间:2023-02-04 16:36 阅读:367

01 战国时期淳于髡以酒谏酒


淳于髡,齐国黄县人,战国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齐国之赘婿,齐威王拜其为政卿大夫,以滑稽多辩闻名,在中国酒文化史上,淳于髡与李白、刘伶齐名,被称为“酒伯”。春秋战国时期,世人所言“诸子百家”,其实主要有九家(所谓“三教九流”,三教指儒、佛、道三教。九流,指先秦至汉初的九大学术流派,包括儒家者流、阴阳家者流、道家者流、法家者流、农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排在末位的是杂家,淳于髡就是创始人,据传《晏子春秋》为其所著。成语杯盘狼藉、堕珥遗簪、乐极生悲、一鸣惊人等典故,与其有关。著有《王度记》《十酒说》等。


淳于髡,复姓淳于,曾因犯罪而受过髡刑,也就是被剃了光头,故名“淳于髡”。刑满释放后配给私人为奴,招为赘婿——农奴主为女奴招的男奴配偶,没有人身自由的贱民。他虽然身材短小、其貌不扬,但是博闻强记、好学不倦,能够博采百家、学无所主、广纳涓流、丰富驳杂,做到卓立不群、独树一帜,终于被齐威王看中,“立淳于髡为上卿,赐之千金,革车百乘,与平诸侯之事”。


齐威王是个不爱江山爱美酒的君主,整天陶醉于酒宴,好为长夜之饮,沈湎不治,以致国政荒废、诸侯并侵,国家危亡在于旦暮,群臣心急如火、皆莫敢谏。因淳于髡多次以特使身份,周旋于诸侯之间,不辱国格,不负君命,他说话齐威王还是听得进去的,只是不能犯颜直谏,而要发挥他巧言善辩、机智幽默的本事,用隐言微语的方法。


战国、南北朝时期文化中的酒文化趣谈


一日,淳于髡游说邻国,为齐国避免了一场战争。齐威王非常高兴,在后宫设宴,赐淳于髡酒喝。齐威王问他:“听说先生酒量大,你喝多少酒才能醉呢?”淳于髡回答:“喝一斗能醉,喝一石也能醉。”齐威王说:“这作如何解释,既然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能喝一石呢?”淳于髡说:“大王没听说过吗,喝酒也讲究气氛,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像现在这样,大王在前赏酒给我,执法官站在旁边,御史站在背后,我心惊胆战、惶惶不安,低头伏地而喝,喝不了一斗也就醉了!”齐威王来了兴致,问:“那你什么时候能喝一石呢?”答曰:“假如父母有尊贵的客人来家,我卷起袖子、躬着身子,奉酒敬客,客人不时赏我残酒,屡次举杯,敬酒应酬,喝不到两斗也就醉了。假如外出交游,遇到了很久不见的好朋友,高兴地讲述以往情事,倾吐衷肠,大约喝五、六斗也就醉了。”齐威王更好奇地追问。淳于髡答道:“至于乡里之间的聚会,男女杂坐,彼此敬酒,也没有时间的限制,酒间又作六博、投壶一类的游戏,呼朋唤友,相邀成对,勾肩搭背、握手言欢不受处罚,眉目传情不遭禁止,面前有落下的耳环,背后有丢掉的发簪,在这种时候,我最开心,可以喝上八斗酒,也不过两三分醉意,酒不及乱,不失常态。”齐威王迫不及待地问:“可是,你还是没有告诉我,你什么时候喝到一石,而烂醉如泥呢!”答曰:“天黑了,酒也快喝完了,把残余的酒混到一起,男男女女挤坐在四周。鞋子混杂,杯盘散乱。再如堂上的蜡烛已经烧完,主人又出去送客去了,而单留下我依然在座,这时女人的绫罗短袄的衣襟已经解开,微微传来阵阵香味,这时能够隐约闻到她们肌肤的香气。这个时候,我心里就狂乱了,最为兴奋,能喝下一石酒。” 齐威王一听,心里明白:这不是暗讽我在朝廷大摆酒宴吗!还没等君主发话,淳于髡又说:“大王啊!酒喝得过多就容易出乱子,欢乐到极点就会发生悲痛之事。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臣不想喝一石而烂醉如泥,大王也一定不愿因狂饮而殇国政吧。如果一日饮酒,三日寝之,国治怨呼外,左右乱乎内。上离德行,民轻赏罚,国将不国,君将不君,节制酒宴,势在必行也!”


战国、南北朝时期文化中的酒文化趣谈


齐威王听罢,沉思良久,幡然悔悟,罢彻夜之欢,除淫靡之风,并令淳于髡为长,监督酒宴之事。每宗室置酒,淳于髡必在侧。此后,齐国文有淳于髡辅政,武有孙膑统军,跻身战国列强,而淳于髡也因以酒谏酒,而美名传扬于世、永载于史。


02 南北朝刘伶病酒。病酒:嗜酒如命的意思


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华大地四分五裂,各国割据混战,政权更替频繁,国家内部混乱,民不聊生。就在此动荡的乱世当中,出现了一批特立独行、不拘小节的魏晋名士。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七人,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


刘伶(221年-300年),字伯伦,沛国人(属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籍),魏晋时期名士。他嗜酒不羁,时被称为“醉侯”,后世称其为“酒仙”。史料记载:刘伶身长六尺,容貌丑陋,放情肆志,好老庄之学,追求自由逍遥,常常醉心探求自然宇宙之理;又沉默少言,不好交游,但却与阮籍、嵇康等人神交。他曾在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任参军,因无所作为而被罢官。后朝廷再次征召刘伶入朝为官,但被刘伶拒绝 。著有《酒德颂》《北芒客舍》,其作品生动地反映了魏晋名士崇尚玄虚、消极颓废的心态,也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蔑视及对自然的向往。后世以刘伶为蔑视礼法、纵酒避世的典型。


战国、南北朝时期文化中的酒文化趣谈


南北朝时期宋国人刘义庆在其著《世说新语》中,收录了“刘伶病酒”的故事:刘伶饮酒过度,害了一场大病。可他依旧馋酒喝,于是开口向夫人要。刘夫人很生气,她把酒倒在地上,并摔碎了装酒的瓶子,哭着劝刘伶道:“夫君喝酒太多,不是养生之道,一定要戒掉啊!”刘伶说道:“好极了。可我自己戒不了,只有在神像面前祷告发誓才可以,请你准备酒肉吧!”夫人高兴地说:“就按你的意思办。”于是,她把酒肉放在神案上,请刘伶来祷告。刘伶跪在神案前,大声说道:“老天生了我刘伶,因为爱酒才有大名声。一次要喝一斛,五斗哪里够用?妇道人家的话,可千万不能听!”说罢,拿起酒肉,大吃大喝起来,不一会便醉熏熏地倒下了。


*图片来源网络,以供参考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