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而古往今来善饮者对酒的认知亦须经过三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
所谓知之者,就是对酒的酿造、品评、鉴别略懂一二,大致了解粮曲配比,能够分清香型产地,可以鉴别真假优劣等。当酒桌上不再傻吃闷喝,面对宾客,可以对杯中之物娓娓道来时,对于酒便已登堂入室,达到了“知之者”的境界。
所谓好之者,就是对某个香型,某个品牌,某种风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偏好,不但对酒的相关知识略知一二,还有着自己独特的评价标准和审美体系,更有甚者,已经不再满足市面上既有的品牌和香型特点,转而自己进行酿造、勾调并以此为好,此时便已达到“好之者”的境界。
所谓乐之者,是善饮者中最高境界。见过高山大海,走过草地平原,对于酒的评价已经不再拘泥于口感、香气,亦不纠结于产地、香型,酿造、勾调等术的东西也不再于人前卖弄。能够驾驭茅、五、洋、泸、汾,亦能喝的惯黑土地、牛栏山。街边小馆,二两毛豆配散酒,也能怡然自乐。
对“乐之者”来说,用一颗俗世的心品酒,难免执著于色、香、味,则少了一份清淡与质朴。酒依旧是那杯酒,心境不同,快慢有序,每一次的酒,味道口感都不同。同样是茅台,商务宴请喝的是应酬,政务场合喝的是权衡,家庭聚餐喝的是亲情,老友相逢喝的是交情,而唯独一人独酌时,品的方是内心的宁静和对世事参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