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位于我国的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有着“鱼米之乡”之称,在古时这里便是千越之地,孕育了诸多辉煌璀璨的文化,例如山水文化、陶瓷文化、书院文化戏曲文化、酒文化等等。江西省的酒文化非常久远,早在夏禹时期就出现了酒的酿造,在江西曾经还出土过距今5000多年前的盛酒器物。
在很多人看来,江西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地方。其实除了优秀璀璨的文化之外,江西的美酒同样魅力无穷,早年间这里的酒大放异彩,给江西的酒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只可惜在后来的发展逐渐走向了陨落,造就了如今“外人不知江西有好酒”的局面。
江西是我国著名的文人之乡,当地盛行诗词歌赋,王安石等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基本都是来自江西,坊间有着“北宋文人半江西”的说法,文人自古就好饮酒,所以江西也是一个盛产美酒之地。 在大众的印象中江西好像并不盛产酒,但江西本土的白酒却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留给外来品牌的生存空间很小。
在我国的五届评酒会上,江西没有一款酒上过“中国名酒”的榜单,只有3款酒被评为优质酒,它们分别是四特酒、九江封缸酒和泰和牌乌鸡补酒。数据显示,江西白酒消费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而本土名酒则完美契合了这一需求,守住了自己的阵地。
由于篇幅问题,今天重点介绍四特酒,李渡酒,章贡酒和临川贡酒。
一、 首先肯定要先介绍下江西酒王四特酒。酒王不是白叫的,光是四特酒一家的销售规模就占去了江西白酒50%的市场,江西目前白酒市场规模约130亿,而四特酒年销售额约60亿左右。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52年,坐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
“层层碧嶂来无尽,滚滚清江远莫追”,这是古人对樟树山川形胜的绝好描绘。这里也是名酒之乡,早在新石器时代酿酒业就已萌芽,此后商代有佳酿,宋代出名酒。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临川任职时著有《剑南诗稿》,在其中的“对酒”诗中写道:“名酒来清江,嫩色如新鹅”。
历史上的樟树地区经济非常繁荣,最初的酒以醪醴或黄酒为主,它们以谷物为原料,用麦粬或小粬做糖化发酵剂而成,度数一般在15度以下。自唐宋以来,以樟树为代表的中国南方地区,酒的酿造一直延用古法,即将大米或糯米蒸熟,加粬发酵而成。随着酿酒工艺不断发展传承,至元代时期,樟树地区出现蒸馏法酿酒,是为“清江土烧”(又称‘四特土烧’),蒸馏法酿酒采用加热冷凝的办法,能够提炼出纯度更高,香味更浓的酒,也就是现在樟树农民家里常喝的自酿白酒,其原理和部分操作方法一直延用至今。
由于四特酒的名声远播,吉安、泰和、宜春、抚州等地的酒家争相进货,娄源隆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年产量高达十几万斤。1949年后,政府十分重视挖掘和恢复传统产品。1952年政府对娄源隆等商号实行赎买政策,同年,成立樟树酒厂。随着新厂房的建成,酒厂1959年开始大量生产,达到年产100吨的能力。
1959年,四特酒的质量和风味得到更大发展,并达到年产70余吨的生产能力。同年,庐山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品尝四特酒,称赞它“清香醇纯,回味无穷”。
1988年,由全国著名白酒专家周恒刚、沈怡芳等组成的专家组在考察四特酒的生产工艺后,总结“四特”之“特”在于“整粒大米为原料,大曲面麸加酒糟,红褚条石垒酒窖,三型具备犹不靠”(三型指酱、浓、清型),并确认四特酒香型属“特香型”。四特酒香型(特香型)作为一个独立的香型正式得到国家认可,成为我国白酒中的一大特色和重要文化遗产。
目前主要代表产品有:四特东方韵系列、四特锦瓷系列、四特老窖等多品种,全覆盖产品结构,满足各阶层消费需求。四特酒凭借特香型白酒独特的口感和卓越的品质,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四特酒主打中低端,以其次高端系列“四特东方韵”为例,平均价格也就400块钱左右,颇有童叟无欺的意味。价格走中低端,但并不影响四特酒在中国白酒中排到头部,根据2020酒类品牌价值排行榜的数据,四特酒在白酒品牌中已排进前20。像四特酒这样规模超过60亿的区域性品牌,全国也只有3家,除了四特,就是陕西的西凤酒、湖北的白云边。每个人对四特酒的看法都不同,但四特酒确实是江西最有实力走出省的名酒,也成为了江西白酒最靓丽的名片,几乎凭借着一己之力来抵抗外酒入侵。
二、其次就是介绍下李渡酒。李渡酒的产地位于历史古镇——李渡,自古以来就有“酒乡”之称,这里还是中国白酒发祥地。李渡镇,因渡口而得名。李家古渡,从隋唐立街,宋元开圩,明清设镇,享有“走遍天下路,不如李家渡”的美誉。李渡镇,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尤其是水资源富含微矿物质,具有酿酒所需品质,酿酒醇厚馥郁,抚河水,赣抚粮,铸就上等佳品——李渡酒。
江西才子王安石曾作诗吟:“日饮美酒三百杯,不辞长作李渡人。”江西人汤显祖流连在此,称“一盏李渡酒,一笔世间情爱”。
清初社会稳定,经济相对繁荣,李渡镇酒厂、作坊发展迅猛,数量由明后期的十来家增加到28家。现李渡镇后街49-51号为清代乾隆年间福生老酒厂酒铺,前店后坊遗址尚存,酒铺对面乾隆年间的“派衍寿春”老宅为酒库。
1955年,李渡酒厂由7家私营酒坊合并,实行公私合营,是为公私合营民生酒厂,至1959年转为国营,名为李渡酒厂。2008年,李渡酒厂经过改制成为金东集团旗下企业。
上世纪70年代,在国家计划经济与改革开放更迭的进程中,国宝李渡凭借着历代匠人的坚守,以传承了元、明、清、民国的白酒酿造工艺抢占了先机,跻身为中国名酒之列,并以瓶装的高贵身份在江西独立鳌头,更成为江西白酒业唯一一个打入国际市场的品牌,李渡“江西大曲”就是那一时代最好的证明。
李渡高粱1955和李渡高粱1975的成功,保留了传承800多年的传统酿造工艺,保证了酒体的黄金品质,让消费者找回了国宝李渡古窖沉香的味觉记忆。光瓶、“撬盖”的复古包装,让消费者找到了旧时的记忆标签,更体味了那一份属于江西的荣耀!
如今,李渡酒业一方面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倾情打造以消费者“沉浸式体验”为核心诉求的“李渡国宝宋宴”白酒极致雅集;一方面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斥巨资兴建国宝李渡酒庄暨中国白酒古窖微生物酿酒工程技术中心,在深度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生动体现出令行业同侪清赏的时代风貌。
三、我们再介绍下章贡王酒。章贡王酒是江西赣州的名酒,浓香纯正、绵甜爽口、入口留香,前身为江西赣州酒厂,创建于1952年,由国家收购私人企业万源协记酒栈而成立,后经公私合营等方式,公司规模逐渐扩大。
涛头寂寞打城还,章贡台前暮霭寒。倦客登临无限思,孤云落日是长安。这是苏东坡在赣州赞美章贡美酒的诗句。千百年来,老赣州城一直流传“大码头的水,二城门的风……东门井的酒等赣州十最名言,东门井的酒便是出自位于古宋城墙边的东门井旁万源酒栈,而万源酒栈正是今天江西章贡酒业的前身。
万源酒栈始于清末民初的1904年,赣州城最早开设的酒栈之一,酿酒工艺非常讲究,生产出来的美酒品质口碑一直在赣州赋予盛名,曾远销赣南各县及广东香港等地。1952年1月,在万源、文翰阁、老大成三家酒栈合股经营后改名为“万源协记”的基础上,国家以赎买形式买下,创办了国营赣州酿酒厂,后为赣州酒厂,同时注册商标“章贡”(中华老字号),之后发展成今天的江西章贡酒业。
到了上个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章贡酒成为赣南城乡最为普及的酒。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结婚时,请客人们喝的酒一定是章贡酒。然而随着白酒市场的不断更迭,章贡酒没能跟紧步伐,慢慢的开始走起了下坡路,最终丢了市场、丢了名气,只能退回本地,如今只有少部分的人才知道。成为赣州城的象征之一,也是一代又一代赣州人民的深刻记忆。
目前章贡酒旗下主要系列酒有:洞藏原浆系列;珍品系列;醇和系列;浆系列;礼盒系列酒;章贡酒系列;章贡王酒系列。章贡酒作为江西历史文化名酒,同样承载着悠久璀璨的历史文明,她不仅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是见证了中国酿酒人一步步从远古智慧迈向现代文明的奋斗历程。
四、最后我们再介绍下临川贡酒。江西传统名酒,属于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临川贡酒产自江西的临川,这里有着“才子之乡”的称号,是诸多赫赫有名的名士的故乡,例如书法家王羲之、诗人王安石等便是出生于此地。临川贡酒可上溯到公元1075年,当时北宋宰相王安石以此酒敬献宋神宗。宋神宗喜爱,此酒被列为贡酒,岁岁进贡。宋以后缘此为例,临川贡酒因此得名。
该酒系以优质的大米为原料,采用传统的酿酒工艺,结合现代酿酒技术,经过精心勾兑而成,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省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上世纪五十年代,经过多年的积淀,此酒在当地尤为畅销,被当地酒友口口相传。凭借出色的酒质,临川贡酒一路过关斩将,在多届评酒会中脱颖而出。当时的大街小巷都能听见临川贡酒的广告语“扬才子豪情,喝临川贡酒”,而靠着过硬的实力,临川贡酒酒厂还成为了江西最大的白酒成产厂家,一举扬名四方。
但这样顺风顺水的发展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虽然临川贡酒靠着自身扎实的根基,勉强度过了90年代的白酒大洗牌,但到了新世纪之后,内部问题还是暴露了出来。进入新世纪之后,品牌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市场份额逐渐开始被瓜分。加之在其他品牌都在调整经营战略的同时,临川贡酒却不为所动,导致它越来越跟不上市场的步伐,只能被淘汰。
失去了市场以及消费者的拥护之后的临川贡酒发展一日不如一日,直到2011年,正式易主,投入了四特酒的怀抱。
除了以上江西还是有很多白酒值得品尝的,比如清华婺酒、堆花酒、七宝山酒、全良液酒、红军可乐、南城麻姑酒等等。感兴趣的朋友我们有机会再一一介绍。
关注我,一起闲聊全国名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