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笑话:有酒厂用棉签蘸一点陈酒放在酒池里搅一下,一池的年份酒就生产出来了。
这个笑话有点老了,但却不夸张。
至今尚无一个具有广泛约束力的文件,告诉酒厂和消费者,中国白酒的年份酒,应该具备哪些硬性条件。
往池子里倒点陈酒,就跟刚起床的素颜,赶不赢时间,匆匆打了点腮红。化妆了,又好像没有化妆。
玄之又玄,中国年份酒。
▍茅台之上,唯有老酒
这句话出自阿里拍卖老酒集市业务负责人程梁。
阿里是个擅于制造概念和话题的巨无霸。当茅台价格陷入增长瓶颈,失去了资本炒作当话题,就需要有新的概念替代。
老酒的话题,时隔不久,又成为了热搜。
老酒是不是比新酒好,这个似乎不需要讨论的话题,往往是最核心的问题。
从价值上说,老酒肯定要更珍贵。
从口味上说,浓香酒使用泥窖的时间越长,微生物种类以及数量就会越多,酿造出的浓香酒香气以及口感会变得更复杂、香醇。
所以很多浓香酒是主打窖龄,兼年份。
酱香型白酒生产周期长,新酒爆辣、冲,一般需要陈酿老熟三年方可勾兑成成品酒出厂。
所以就得出了老酒比新酒好喝的结论。
上周我们去泸州探访老酒,某酒厂三十多年的师傅跟我们说,真正的“老酒鬼”是不喝老酒的,更甚之不喝好酒。他们就喜欢喝食用酒精勾兑的酒。
“喝了不会头疼吗?”
“疼一下就过去了,粮食酒要醒很久。”
这就是认知差异和幸存者偏差。
老酒比新酒好,一半是为了提高产品的溢价;另一半,则是献给那些会品酒,爱品酒,把白酒当作文化的一批人。
这就跟吨吨吨地喝茶,咕咚咕咚灌红酒,是一个道理。
▍老酒和年份酒的关系,就是有了年龄不一定当老子,但可能是孙子
你分的清老酒和年份酒吗?
泸州老窖1573、泸州老窖1952、茅台三十年、国台十年、泸州老窖窖龄酒……
哪些是老酒,哪些是年份酒?
正常逻辑下,我们会认为,所谓年份酒就是指窖藏的时间,年份时间越长,香味越浓,口感越醇,价格越高。
年份酒基本等于老酒。
但偏偏,真实世界年份酒和老酒的关系,就是最考逻辑的逻辑题。
你比如:
贵州醇在产品信息中标注“真原酒,不勾调”,并指出“当今市面上的所谓年份酒,多为少量老酒与新酒勾兑,贵州醇引入国际标准,单一年份标注”;国台酒业在国台10年的包装盒上标注出“产品加权平均酒龄为10年”,并标明主体原酒的酒龄和原酒占比。
这类的解释性产品文案,网上一搜一大把。
可以撂下话说,没有一家是重复的。
真是活久见。
事实上,2019年行业内就有了白酒年份酒团体标准释义:
以传统白酒(固态法、半固态法)工艺酿造,经贮存三年及以上基酒勾调而成,标注年份为所用主体基酒加权平均酒龄,不直接或间接添加食用酒精及非自身发酵产生的呈色呈香呈味物质,具有本品固有风格特征的白酒。
特别注明:主体基酒总量应不小于基酒总用量的80%,标注年份取加权平均酒龄的整数。
理不理解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你在市面上估计也没看到几家真正按这个标准生产的年份酒。
现在的年份酒大致就是,一般中国市面上的年份酒大多都是用存放一两年的基酒加入少量的年份原酒勾兑,标签标注的却是时间最长的原酒年份。
大酒企之间产生了攀比心理,小酒企成立十年就敢生产二十年的年份酒,这是国内年份酒市场的现状。一些不合格的年份酒就转空子了,只标数字,数字后面不带年或者直接虚假宣传,参了一点老酒,就称十年年份原浆。
▍卷到底,也就成了真
熙来攘往,都是利益。
你以为酒厂没有真的年份酒吗?
他们的库存一个比一个高。但是真拿出来卖,市场接受度如何,还真是个大问题。对比国外的白兰地酒年份标准:
自酒蒸馏之日起,在橡木桶中储存2年半以上的可以叫VO、VS,储存4年半以上的叫VSOP,蕴藏期六年以上叫NAPOLEON干邑,储存8年半以上的叫XO。比如人头马公司的路易十三,酒龄都在40年以上。
同时,国外也允许不同储存年份的酒可相互混合,但混合之后只能按照最低酒龄来分级。
VO、VSOP、XO都必须在橡木桶达到规定的年限才能在酒瓶标注相应年限,用绝对严格的法规、标准进行管理,年份酒很少有争议。
XO一瓶可以卖多少钱?动动手指搜索一下就知道了。
之所以目前白酒年份酒标准不一,大家的概念和噱头乱行,很大程度上白酒的竞争还没有达到比拼年份酒的内功上去。
不过,随着茅台价格企稳,白酒价格陷入增长瓶颈,新的内卷形势形成,下一波的竞争,或许就是老酒的竞争。
到那时候,那还用的着什么团体规范,市场卷到底,老酒也就只会剩下真老的了。
毕竟商业再怎么变,仍然逃不过245年前,那只看不见的手。
封面图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首发于公号“天下纯粮”,关注了解更多有趣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