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的孕育之旅,是时间与粮食的一场修行。在众多的美酒之中,酱酒以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工艺,成为了独树一帜的存在。“酸、甜、苦、辣、咸、涩”,这些风味上的万般变化,滴滴都与时间有关。
一年锤炼,顺应天时
一杯醇香的酱酒,从原料的生长开始,就需遵从节律。春分时小麦拔节,期待着谷雨丰沛的雨水。七月小暑,一粒粒红缨子糯高粱向阳生长,盼望着一年一次的秋酿……四季节气的偶然转变,滋养的是一场关于酱香的绽放。
依时而变的智慧还体现在酿酒古法之中,何时取粮,何时制曲,都遵循着不同的原则。端午变粮为曲,重阳下沙煮酒,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经过365个日夜的漫漫发酵,新的风味悄然诞生。在这些繁复的工序中,端午制曲、重阳下沙的讲究与时节变化有着最为紧密的联系。
——端午制曲
端午时节,小麦刚好成熟,成为了制曲最优质的原料。新鲜小麦中含有丰富的粗淀粉、粗蛋白、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以及磷、硫、钾、钙、镁等矿质元素,使酱酒中的香气成分更丰富,口感也更为独特。
变苦涩为醇厚,酒曲是功不可没的小小“酿酒师”。恰逢端午的茅台镇,雨水增多,气温逐渐升高,在温度、湿度的加持下,酒曲中的微生物开始活跃起来,混入曲块中分泌出大量的酶。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代谢过程,恰恰就是生成白酒香味的最好养料。
——重阳下沙
每年农历九月,茅台镇的日照时间催着高粱赶快成熟,沉甸甸的红高粱早已蓄势待发,等待着一次华丽的蜕变。重阳碧波。汛期过后的赤水河清澈见底,微生物质在层层渗透之后流进赤水河,给白酒带来了独特的风味。好粮好水酿好酒,万事俱备,选择此时下沙最为适宜。
五年窖藏,蛰伏以待
百味酱香,一杯陈酿,要想真正洞悉酱酒的独特风味,就要读懂五年窖藏的秘密。新酒入库时,酒体的酒精度数较高,其酯化、缩合反应缓慢,而这时,时间就成为了浓缩风味的使者,与酱酒中的微生物一起,酝酿出妙不可言的醇香。
酱酒的陈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经过长时间的陶坛贮存,白酒中的乙醇分子和水分子有序排列,缔合牢固。与此同时,白酒中的其他香味物质分子也会产生缔合作用,新酒冲鼻、糙辣等不愉快感渐渐消失,酒体逐渐醇厚协调,细腻丰满。
不仅如此,用于储存酱酒的陶坛还富含铁、钙、铜、镁、锰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会缓慢地溶解到酒体中。随着时间的沉淀,酱酒中的微生物在陶坛中缓缓呼吸、生长、成熟,它们积蓄着能量,期待一场与舌尖的美妙碰撞。
一杯酱酒,沉淀的是韵味,传承的是文化;唇齿张合,敬的是岁月,喝的是情怀。从一粒破土的红高粱,到一杯余味悠长的醇香,这“天人共酿”的奇妙幻化,是酿酒人的匠心独运,大自然赋予的无限可能性,也是时间与美酒的一场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