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对于酒桌文化十分重视,在聚餐的时候,肯定是少不了喝酒的,而喝酒时更是少不了“干杯”这个动作,但是你知道为啥喝酒要干杯?这种习俗仅仅只是一种礼仪吗?其实干杯这个词语最早是作名词使用,它来源于16世纪的爱尔兰,其原意是烤面包。由于当时酒的酿造工艺有限,口感不是很好,于是人们往往会在酒水中加入面包来改善口感。直到18世纪,干杯才作为动词使用,表示喝酒时碰杯的动作。那么为啥喝酒的时候要干杯呢?
目前学界主要有四种说法,其中最流行的说法是“防止酒中被下毒”。在古时候,敌对势力之间下毒什么的,那是再正常不过了。于是人们就发明出了“干杯”这个方法,让自己的酒杯和对方的酒杯猛烈相撞,自己酒杯中的酒就会撒到对方酒杯中,如果对方在酒中下了毒,就会不敢喝下酒或者神色紧张,露出破绽。当时酒杯的材质大多是金和银制成,所以也耐撞,所以这种习俗也就逐渐流传下来了。
第二种说法认为,干杯是为了祭祀助兴。古人在喝酒之前都会有一套祭拜仪式,他们祭祀的对象大多是酒神或者是当地受人尊敬的圣人。其中罗马人把这种仪式发扬到了极致,他们甚至还立法规定所有人在喝酒的时候,都要干杯,以此来祝福他们的皇帝奥古斯都身体健康。同时酒杯碰撞的声音也是向神明表达敬意。
第三种说法认为干杯的声音可以提升五官的感受。咱们在喝酒的时候,可以看到酒,可以闻到气味,可以尝到味道,唯独听不到酒的声音,于是人们就在喝酒之前,相互碰杯,使其发出清脆的声音,以此来愉悦耳朵,提升喝酒的乐趣。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干杯可以传达友谊,提升集体归属感。一群人聚在一起喝点酒,相互之间干个杯,就成了好朋友。现在,喝酒之前干杯也是代表着一种祝福和对他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