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诞生了一些诸如洋烟、洋火、洋布这样的词汇,这些物品自被划上“洋”字的那一刻起,便自带一种光环,一种“先进文明”的光环。同样,洋酒借着这股风潮加上影视剧的推波助澜已成为某种意义上“品味”的代名词。基于此,很多人都有洋酒比白酒更讲究的看法,他们往往有三大理由:
第一,洋酒通常会把年份、产地、橡木桶、味道等概念加以强调使其具有奢侈品属性;第二,每年会有权威机构评级,而白酒缺乏专业机构的评分;第三,高端洋酒的价格不乏过万的精品,价格远高于飞天茅台。其实,他们之所以如此认为,是忽视了中国白酒相比于洋酒所独具的四大特殊性。
洋酒
中国白酒的感官评价相比洋酒具有抽象性
从品鉴的角度上讲,国外的烈酒与葡萄酒都会用比较具象的词语进行描述,比如花香、果香、泥煤味。而且以葡萄酒为例,经过专门的机构培训,即使是葡萄酒初学者经稍加指导,便能够分辨很多葡萄酒的香气。中国白酒并不是没有感官评语,而是相比于那些具象的描述极具抽象性,且中国白酒的品鉴教学与洋酒相比起步较晚。
评语之所以抽象,一方面来源于中国白酒原料主要是高粱等粮食,与国外烈酒的原料具有较大差异,再者这是民族文化使然。就像是西方的素描注重写实,中国的的山水画则注重写意。例如酱香型酒的评语: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又如浓香型酒的评语:窖香浓郁、绵甜甘冽、香味协调、尾净香长。再比如清香型酒的评语:清香纯正、诸味协调、醇甜柔口、余味爽净。中国白酒的评语不仅注重简练,而且格式优美,对仗工整,你说中国白酒难道不讲究吗?
白酒
中国白酒的品质相比洋酒具有稳定性
中国白酒的原粮是高粱、玉米、大米、小麦、糯米等粮食,尽管各大名酒存在细分原料的差异,但不论是红缨子高粱还是其它高粱,得益于中国的幅员辽阔,都可以保证酒厂用这些高品质的粮食酿出品质如一的优质白酒。以葡萄酒为例,气候条件、产区地势、葡萄品种等对其最终的品种呈现有很大影响,这也就使得不同年份的葡萄酒、同一产区不同位置的葡萄酿出的酒都不太一样。这为葡萄酒的专业评分机构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对葡萄酒来说,每一年同一个品牌同一地方的葡萄酒味道都不一样,消费者怎么知道到底买哪个年份的?所以需要专业机构每年评分。试想,假如中国有一个机构专门对白酒评分,2001年对主流酒厂评一次,2002年评一次,2003年评一次,最后发现每年检测的五粮液、茅台等产品品质几乎一致,你说消费者还需要这样的检测机构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曾经也有全国评酒会这样的顶级赛事,不过其举办的主要意义在于振兴中国当时的酿酒工业。
白酒
中国白酒的产量相比洋酒具有规模
国外的烈酒与葡萄酒其价格基本遵循两个规律:品质越高越贵、产量越少越贵。越是高端的酒款其产量就越稀少。以葡萄酒为例,像如罗曼尼康帝、拉菲等酒款,需要特定的年份、特定的葡萄品种、特定的葡萄品种、特定的产区、甚至特定的葡萄藤的加持才能酿造而出,所以其规模和产量不高。再看中国的顶级白酒不论是飞天茅台还是水晶盒五粮液,它们每年的产量足以让那些康帝、拉菲望尘莫及。
相比高端洋酒、高端白酒产量高无疑为酒厂带来了高额回报,但同样使得高端白酒的单价要低于高端洋酒。有人计算过按照飞天茅台2017年的产量,算下来中国平均每16个人可以喝一瓶,假如康帝每年的产量和飞天茅台一致,那么它的价格一定也不会太贵。国外的贵价葡萄酒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而中国,即使是茅台,也是每年源源不断的规模化标准生产,可以被很多人所享用。中国白酒的产量相比洋酒具有规模性,依靠规模效应所以可以让价格没那么“离谱”,倒是高端洋酒是否有泡沫真的值那么多钱吗,就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中国白酒的国内饮用人群相比洋酒具普遍性
尽管葡萄酒、威士忌等洋酒在中国的关注度不断上升,但从市场份额来看,洋酒与白酒相比仍显小众,消费场景也没有白酒普遍。正是因为白酒普遍所以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会产生求异心理,这种时候小众的洋酒正好满足这部分消费需求,因此被认为高端。但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洋酒,宴请和送礼场合白酒仍是主流选择。
在国内一提到葡萄酒与威士忌,不乏有人便开始掉书袋,殊不知在欧洲,葡萄酒是当地人的日常饮品而已,他们也不会买很昂贵的葡萄酒,欧洲的年轻人会带着葡萄酒和零食到郊外席地而饮。所以说洋酒为何看起来讲究,是因为对于国人而言是新鲜事物,如果你仔细审视中国白酒,你会发现它独特的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中国白酒拥有深厚的传承,自然生态、水源、风土、原料、开放的生产方式、多种微生物参与、双边发酵等内容使得中国白酒具有无穷魅力,中国白酒不间断的酿造过程、复式发酵赋予了其不可复制个性。中国白酒当自信,不用去刻意模仿迎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做到符合当今潮流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可以真正做到文化自信、白酒自信。
(作者周锦程,系酒水行业研究者、《中国酒业》智库专家欧阳千里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