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前后,气温开始转凉,酒曲也培养好了,正是酿酒最佳时节的开始。
10月18日,茅台酒迎来了新一年度的下沙生产,拉开了“十四五”生产质量“开局战”的序幕,“5”时代已来。
沙是茅台酱香酒制作原料高粱的一种说法,由于茅台镇正宗酱酒的原料为红缨子糯高粱。它颗粒小,饱满,呈酱红色,所以看起来像沙子一样,当地人都称其为“沙”。
下沙包括了润粮、高温蒸煮、摊凉,加入大曲堆积发酵,然后入池封窖发酵。
这是个体力活,第一天主要是润粮,用95℃以上的热水进行两次润粮,工作人员要有节奏地迅速挥锨。下沙的投料量占总投料量的50%,一个月后造沙再投入另外一半。
茅台酒所用的“沙”到底有什么独特?第几轮次酒最好喝?今天,我们从茅台的新一年酿酒开始,了解茅台酒的工艺。
01
茅台下的沙,就是本地红缨子高粱。
到现在,茅台镇的多数酒企自称用的是当地优质高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本地高粱能满足茅台酒多轮次蒸煮、翻造的要求。
不过,采用东北高粱、山东高粱的也不少。
茅台酒使用的GB/T18356-2007执行标准必须是产于贵州省仁怀市及毗邻地区的优质糯高粱,而系列酒以及茅台镇多数酒企使用的GB/T26760-2011只要是合格的高粱就可以。
相对于出酒率高、成本低的粉状糯高粱,以及可多次发酵、成本稍高的颗粒状高粱,茅台酒用的是整颗高粱,粉碎程度很低,可逐步糊化,经多次发酵蒸馏则生产周期长、效率低、出酒率低、成本高但香气香味物质多而协调、细腻、优雅、醇厚、质量好。
为什么一定要用整颗当地糯高粱?
季克良的一篇《茅台酒生产为什么要用整颗高粱》做出了解释。
总结下来,主要有几个原因:
1、整粒高粱才能经历12987工艺的周期,否则可能烤二次酒就可丢糟了,最多也只能够烤四、五次酒就结束了。
2、整颗高粱投料且通过二次发粮来润粮,而不是通过泡粮的办法来润粮,确保投料水分低,多了吸不进水会自动流失,它能保证粮醅(酒醅、糟醅)能正常发酵又能逐步糊化,又能少产酒。产酒少,酒醅中的香气香味物质进入酒中的香气、香味物质就多,酒就香,这就是“鸡汤原理”。
3、用整粒粮食烤酒,可烤七次酒,可以使这七个轮次产酒两头低、中间高,这七次酒,轮次与轮次间酒的质量既有差距又很接近,为后来的勾兑打下了基础。
4、 使用整粒高粱,而且加入的水分低、每轮次糊化适度,所以颗粒的刚性较好,而且是每轮次逐步减弱。因此每次粮醅(糟醅、酒醅)融氧量比较大,有利于喜氧的微生物生长繁殖、升温,使各种微生物在品种和数量上达到平衡,确保了产质量。
简单来说,从高粱的完整度上可以对出酒率、酿酒成本进行改变,但那样的话质量则会成为新的挑战。
02
高粱烤的七轮次酒,各有什么差别?
茅台有九次蒸煮,但是只有七次取酒。第一次的蒸煮是纯粮食,没有酒,第二次蒸煮有一半已经发酵,出来的酒酒质差,酒量少,不采用。直到第三次蒸煮,才开始第一次取酒。
七个轮次酒各有什么特点?
前两个轮次酒精度高,有酸涩味;三、四、五轮次的酒,酱香味突出,最符合酱香酒的标准;六、七轮次由于烤到最后,有一股淡淡的焦糊味。
其实把七轮次酒理解为一个人的生长周期好理解了,童年——壮年——老年,三、四、五轮次的酒最绵甜,第一、二轮次偏酸涩辛辣,六、七轮次焦糊味略重,有点发苦。
不同年份、不同酒精浓度、不同香型、不同轮次的酒与经长期存放的酒之间的勾兑,也就有了“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
这里不得不提 “酱香”、“窖底香”、“醇甜”三种典型体的确立,为中国酱香酒香型的确立,工艺的标准化和品质的稳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2021年度茅台集团生产·质量大会上,公布了2021年茅台酒基酒生产计划和目标,计划4.27万吨,目标5.53万吨。其中酱香计划0.51万吨,目标0.68万吨。
在这三种典型体的茅台酒里面,酱香型可以简单朴素地理解为优中选优,精华中的精华,一般占基酒产量的12%-20%左右。
03
时间是酱香酒最好的朋友,茅台酒酒质的稳定离不开良好的贮藏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茅台酒的酒库要求干净整洁,那些长毛的“洞藏酒”,笑笑就好。
酒库是茅台酒基酒贮存、勾兑、老熟的重要场所,存酒量大, “酒库车间”也被称作茅台集团的“液体银行”。
新酒产生后要装入陶土酒坛中封存,挥发掉其中的硫化烃、硫醇等有害物质后进行勾兑。
基酒车间生产的1~7轮次酒入库后,经感官评定分香级、等级后,按不同等级、不同轮次,入库装坛分型贮存。
轮次酒必须经过三年以上的贮存后,先小型勾兑,即将不同香型,不同轮次,不同年龄(必须三年以上)的酒,按大批量勾兑容量比例缩小取样,进行勾兑调整
小型勾兑后,样品摇匀放置一个月,符合质量要求则按小型勾兑的比例进行大型勾兑,再与标准样对照,如果符合质量要求即可密封贮存,一年后送检,达到或超过出厂标准即可包装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