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同饮酒,共祝此社日。古时的饮酒故事我们在之前的篇章中已经讲过很多。那么,若问有没有一个节日算得上是普天之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不例外,需要开怀饮酒的日子。答案当然是有的,这个特殊的“酒节”其实就是社日。
社日是我国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社日的重要习俗就是饮用社酒,它不仅具有祭祀迎神的功能,更具有怡情和谐的功能。古人祭社,每年春、秋各一次。在汉代以后,社日的具体日期不断变化,一直到唐代才最后固定下来,即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为春、秋的社日。春、秋社大约在春分或秋分后五天之内,就春社而言,基本是在二月举行。
社日饮社酒。南北朝梁代的文人宗懔在他的笔记体文集《荆楚岁时记》(以记录中国古代楚地,即江汉地区岁时节令风物故事为主体)中有社祭的具体情形:“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祭社神的目的,最早不过是祈丰和庆丰,后来则发展到祭祀后人们在原地聚饮联欢,同时也作为春种前后、秋收前后的休整。
社日在唐代盛行,唐诗中有关描写很多。如王驾《社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宋代的朱熹描叙社日活动则言:“农亩怀岁功,壶浆祝神釐。”人们在丰收后,纷纷提携壶浆,祭祀土地神。社日之所以如此具有吸引力,其实不只是为了“祝神”求佑,而是为了欢乐、友聚和畅饮。
社日饮酒的内涵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也逐渐变得更丰富,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写道:“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赍送贵戚。”在古代的中国,广大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们不仅在社日请客饮酒,而且还给朋友和亲邻送酒,人们通过社日的欢饮,融洽各种社会关系。热烈的社日聚饮活动,一直延续到清朝。对于社日聚众饮酒这件事情,《清嘉录》中的记载更为详细:“二月二日,为土地神诞,俗称土地公公,大小官廨,皆有其祠。官府谒祭,吏胥奉香火者,各牲乐以酬。村农亦家户壶浆,以祝神厘。俗称田公田婆。”社日的欢愉,既是劳动者们对自己辛勤劳动的奖赏,也是广大民众为自己找一个合适的节日纵情饮酒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