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十)
中国酿酒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形成了很多历史名酒。尤其是到了清代,随着社会逐步稳定,人口剧增,酿酒业达到了空前的发达,出现了茅台酒、薛涛酒(全兴大曲的前身)、双沟大曲等。还有许多名酒则是源于清代以前,但都是在清代名噪一时,飘香各地,如安徽的口子酒、江苏的洋河大曲、四川的绵竹大曲等。而四川杂粮酒(五粮液前身)、泸州大曲、安徽古井贡、贵州小曲(董酒前身)、陕西柳林酒(今西凤酒前身)等,虽然都有着长久历史,但都是在清前期进入盛期,造酒的烧坊都有增加。
随着清代东北地区社会稳定,人口快速增加,黑土地得以开发,成为重要粮食产区,这里生产的高粱、玉米、大小麦等,促进了烧锅业的发展。康熙五十六年(1717)八月,直隶总督赵弘爕给康熙皇帝的奏折说:热河酿酒的禁令已经解禁很长时间了,现在宣化的老百姓刘行道等人请按照热河的政策,一视同仁,以体现朝廷的善政。
由此可见,康熙年间,热河地区烧锅盛行,这其中就有板城烧锅酒的前身——黄土坎皇庄烧锅酒。
重大时刻 · 龍印鉴证,板城烧锅酒的历史,完整地伴随着承德地区发展史,鉴证了承德三百多年的兴衰荣辱。
《板城烧锅酒史话》理清了这段让塞外飘香的酿酒史,今天请欣赏第十部分。
板城烧锅酒史话(一):与山庄同步,与承德同行
板城烧锅酒史话(二):黄土坎皇庄的烧锅
板城烧锅酒史话(三):载着烧锅的船驶向板城
板城烧锅酒史话(四):板城,是木板堆积的城吗?
板城烧锅酒史话(五):段额拉吉与庆元亨
板城烧锅酒史话(六):乾隆微服私访 酒旗半卷人半熏
板城烧锅酒史话(七):君臣妙对天下惊!
板城烧锅酒史话(八):寻庐问酒是何人
板城烧锅酒史话(九):万树园里宴高朋
流动的“酒海”——板城烧锅酒在木兰秋狝
在板城烧锅酒的酒窖里,还有数十个巨大而笨拙的“酒海”,最早的已有二百多年,至今仍在使用。
在没有现代运输工具的时候,烧酒的长途运输是一个难题,瓷制、陶制的酒瓮,经受不住道路崎岖的颠簸,容易碰碎,于是,人们就发明了这个酒海。
酒海首先用燕山脚下的荆条密密地编成巨大的篓子形状,然后用高丽纸裱糊多层,再凃以猪血防渗防漏。酒海既可以用来酒窖里储存烧酒,也可以用来长途运输。用荆条编制的酒海,其最大的特点是不怕路上颠簸磕碰,这样,就使白酒长途运输成为了可能。
康乾皇帝每年举行木兰秋狝,在围场,除了狩猎以外,还要赐宴给少数民族首领。于是,酒海,这种盛酒的巨型容器,就出现在避暑山庄珍藏的巨幅绘画《木兰秋狝图》里。
现在珍藏在避暑山庄博物馆里的这幅《木兰秋狝图》上有绘画者的印章,为“长白山老满洲京旗驻防热河兴隆阿学写”。承德画家、文博专家刘爱民对这幅画进行过深入研究,得知绘画的人叫兴隆阿,系长白山满族八旗子弟,驻防热河。应该不止一次参加木兰秋狝。他的笔下,不仅展示了木兰秋狝宏大的场面,也非常难得地描绘了生活细节和风俗特点。
康熙皇帝开始的木兰秋狝,最多时参加者几万人,在二十多天的时间里,需要大量的粮食、肉菜等生活必需品,除了宫廷的后勤供应外,在营帐外,还出现了市场贸易。
据《承德皇家酒事》记载,皇帝北巡的队伍从北京出发开始,就有商贩随行,为几万人供应商品,而且免税,成为木兰秋狝这个军事行为以外的一个“商业奇观”。
乾隆二十一年,入值军机处的赵翼随乾隆皇帝入围,写诗记录了营帐外的商品流通情况:
扈从木兰途次杂诗
设街贸易,列布帐为市廛,久入木兰,而价举益昂。
负担来成市,熙照为利忙。
廛疑夫布制,货取子钱偿。
也似趁墟闹,居然列肆长。
见珍因物罕,敢怒价增昂。
赵翼的这组杂诗共计二十五首,其中第七首,又写了营帐外面的市场交易情况:
随营有行市,居奇者何人。
车驼捆载来,物以罕见珍。
一日长一价,炊饼如钱轮。
酒瓶屡加水,菜把须论缗。
就中只牛肉,价值差平均。
曰无转输费,驱而杀其身。
嗟我虽老饕,睹此忍入唇。
藜羹脱粟饭,聊以度夕晨。
僮仆窃讪笑,闻之不敢嗔。
赵翼的这首诗,写了木兰秋狝时的市场繁华的细节,因为运输困难,所以商品价格就奇高,热河周边所有的烧锅都来了,这里就有板城烧锅的酒海。纷纷打出自己的名号,因为商品供不应求,有的商家的酒里还有兑水的行为。
推车卖酒图
乾隆皇帝对这样的贸易行为也有记载,他在《木兰杂咏》中说:
入幕今犹昨,搴帘树与山。
牛车来晚市,铃锁谨宵关。
布帐开山市,牛羊趁晚墟。
入宵景更好,星野朗安居。
他对这首诗做注解说:例许蒙古互市,率驱牛马以来。前锋营掌卡路之事,以铃声索为界,不得私越。
牛羊有了,白天猎获的兔子、雉鸡、河湖里的细鳞鱼、林间的蘑菇,各种鲜美的野味摆满了御桌,乾隆皇帝摆好美酒,开始招待来自远方的客人:
赐蒙古王公等宴
青海何曾阻玉关,清秋来觐忘途艰。
可无三接酬诚素,况复万几当务闲。
未习朝仪瞻北阙,许随典属祝南山。
嘉宾旨酒同和乐,仁祖怀柔想像间。
乾隆皇帝为此还解释说:蒙古四十九旗,以及喀尔喀、青海有未出痘者,多因塞上行围来谒,今岁于山庄度万寿节,故毕集是地,俟行礼。
长白山下、青海湖边、长城内外,康乾皇帝用木兰秋狝和塞上宴诸蕃,团结了各少数民族,稳定了边疆,最终实现了康乾盛世。
板城烧锅,随着驼峰上的“酒海”,也鉴证了这个过程。
这正是:
酒海不畏行路艰,鉴证康乾宴诸蕃。
举杯共饮庆盛世,干戈为帛尽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