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者对于饮酒与健康消费需求的旺盛,尤其在“健康中国2030”的国家战略引领之下,保健酒市场潜在的机遇越来越凸显。不过,保健酒只是大健康品类中的一个分支,在消费主权时代下,保健酒企业必须变革、创新以适应消费者在消费升级过程中对于健康消费的需求。
在我国酒类市场,保健酒是规模较小的酒种之一,虽然有譬如劲酒、竹叶青等知名品牌在市场的持续培育,但市场的集中度并不高。而回顾保健酒近30年来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乱而治的发展轨迹,市场正在向利好的方向发展。而这种产业升级的发生,固然有政府监管越来越严格、调控越来越有效的因素,有企业通过市场竞争手段加速产业调整的结果,但本质上得益于消费主权的觉醒。
在10年前,消费者对于保健酒的认知偏狭于单一功能,而对于其功能的多样性和科学性了解不多,这还是基于保健酒行业已经对消费者持续进行了10余年培育的结果。而在市场格局上,已经出现劲酒、竹叶青、椰岛鹿龟、致中和成为主力品牌的局面。
消费主权的觉醒,需要大品牌、大企业与消费者形成良性和持续的互动,让消费者有一个便捷的抓手。
试想20年前的保健酒行业是何等的乱象。随着消费者对于保健酒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对保健酒功能细分的品类了解越来越多,品牌消费意识越来越强,乱中求生的散、小、乱商家,市场机会越来越少,一些盲目夸大功能,或者把功能等同于功效的宣传,消费者对其已经有了相对清晰的认识。但消费者对于保健酒认知的理性程度还不够,需要企业能够化繁为简,以适应消费者更容易理性、健康、科学的饮酒需求,这也是保健酒市场发展相对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止保健酒市场,葡萄酒市场也同样需要化繁为简以寻求消费规模的爆破点。因为化繁为简的营销减法,更有利于消费者主权意识的满足和觉醒。在近日举行的中国葡萄酒大会上,凤凰酒业君应邀主持“进口酒如何开拓中国市场”的话题,有嘉宾也提出过于复杂的消费信息和过于散乱的市场格局,不利于给消费者一个轻松愉悦体验的抓手,这将会人为限制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发展。葡萄酒在全球酒类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但在中国只有180万千升左右,其规模却远不及同为发酵酒的啤酒的5000万千升,以及蒸馏酒的白酒的1300万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