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茅台原出口商标“飞天牌”因采用敦煌壁画的飞天图案,有“四旧”嫌疑被停用,经讨论取而代之的是“葵花牌”茅台。“葵花牌”面世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朵朵葵花向太阳”的红色寓意不太接受,以至于影响了出口销量,从1975年2月开始,“葵花牌”全面换标又重新改为“飞天牌”。
重新改为“飞天牌”后,因为容量由之前的500毫升变为540毫升,因此业界称这一时期的“飞天”为大飞天,时间跨度为1975年—1985年。
这一时期“大飞天”茅台的正标格式与五六十年代的大致相同,但也有差异。
酒标变小“大飞天”茅台左上角的“飞天商标”图案比后期要略大,飞天人物比五六十年代更为饱满圆润,但整体酒标比六十年代要小。
开始标注度数
酒瓶右下角为简体中英文对照“中国贵州茅台酒厂出品”,下方标有度数和容量。
从1975年开始,外销飞天茅台开始标注度数。这一时期的“飞天”生产规格分别为540ML、270ML、140ML装。
容量标准化
茅台酒的酒精度数一直经历着较小的变化,基本是由高向低的变化,外销的茅台酒度数一直较内销的茅台酒偏低。1975年重新推出的“飞天牌”茅台酒标明的度数是53%vol即53度。后来的研究证明,53度茅台酒的口感、品质等都是最佳。
厂址右下角的“MOU TAI”改为“MOUTAI”并且在线面增加一行53%VOL 0.54L即540mL,也是茅台酒容量标准化、国际化的开始,采用mL标明容量是国际上酒业通行的标准。
背标文字
背标为中英文对照说明:“茅台酒为中国名酒,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茅台酒产于中国贵州省仁怀县茅台镇,建厂于公元一七〇四年。该酒是用优质小麦、高粱和当地之优良泉水,采用中国传统的独特工艺精酿而成,并经长时间的窖藏,故酒质香醇味美,别具风格。”
瓶盖变化
“大飞天”茅台封盖较平,暗红色封膜。关于瓶盖的特征,以1975年—1985年这10年间的“大飞天”为判断依据。
盖顶较平的为1976年以前,此现象内销五星茅台也一样;红飘带颜色发浅呈粉色的属于70年代后期;胶套较薄,有些透明状或呈紫色的在1981年以前;胶套顶部带“茅台”字样暗记的属于“1983—1985年”。
棉纸改纸盒
茅台“大飞天”从1975年起还沿用棉纸包裹,出厂日期并印在棉纸上。但自1976年起,外销茅台酒瓶取消外包白棉纸,改用彩印纸盒。木箱24瓶装改为纸箱12瓶装。
棉纸包装
贵州的造纸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当地盛产的竹子、麻杆、构皮等是上等的造纸原料。包裹茅台酒用的白棉纸也叫白皮纸,柔软耐用。在放大镜下看,组织纤维很丰富,有很多如同白丝发的纤维排列其中。
由于造纸技术的提高,70年代中后期的棉纸较60年代的棉纸更白、更柔软,厚度也稍薄一点。根据现有棉纸茅台的包裹情况来看,一般多为顺时针包裹的方法,即先用棉纸左侧的一个角裹住酒瓶,转一圈,然后将上下两头的纸向瓶体中间折回,最后用右侧的纸角顺时针将瓶体裹住。这样,从瓶盖处下折的多层纸张如同女人的发辫掖入外层包裹的棉纸中。这是棉纸茅台的一大特征。
鉴别不开封的棉纸茅台,首先看包浆,有一种经历岁月风蚀的陈旧色斑,在放大镜下,应该看到一些细小的颗粒,黑色,如同虫屎一般。另外,揭开纸张的褶皱处,颜色比外表浅一些。在纸张断裂处,露出的纤维比一般的纸张长。在放大镜下观察白棉纸,如同渔网一样。
收藏价值
意义特殊:“大飞天”茅台诞生于文革之后,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之际,并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历史意义特殊,收藏纪念价值极大。
存在时间短、存世量小:“大飞天”茅台只存在10年左右时间,因此存世量非常稀少,而且,当时用于外销,因此如今在市面上出现的都是从国外回流的珍品,数量就愈发稀少。其收藏价值就更加显而易见。
传统工艺:“大飞天”茅台产于1975年—1985年,此时期茅台酒工艺传统,酒质优秀。
关注茅友公社服务号:茅友公社moufans,买放心茅台酒
加微信:luzijinbaby,了解更多老酒收藏投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