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葡萄酒市场进一步分化以及市场监管整治,进口葡萄酒的市场乱象有所好转,但北京商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线上线下销售价格方面再次出现了新“套路”,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其中,最为明显的还是扫码价与实际售价价差很大,以及实际收货葡萄酒与线上店铺展示年份不符的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多家超市、烟酒店以及社区小超市并调研线上店铺后发现,部分进口葡萄酒实际售价在40元-70元间,甚至有十几元的进口葡萄酒,而扫码价却在180元-600元左右。同时,据线上平台售酒评价以及黑猫投诉显示,不少消费者反映商家售卖葡萄酒时,店铺标注年份与实际收货年份并不相符,且存在进口葡萄酒品牌罐装国内酒水的现象。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面对葡萄酒行业的价格乱象,随着监管部门的重视与管理机制的逐步健全,国内对进口葡萄酒的监管会逐渐规范化。
扫码价虚高
在进口葡萄酒经过市场监管整治后,酒商应对的招数也越来越多,以此来获取盈利。北京商报记者走访超市发现,一款产自澳大利亚的750ml帝菲堡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当前售价69元,但扫码价却显示498元;另一款产自智利的750ml智象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当前售价46元,扫码价为189元。而根据超市店员介绍,这两款葡萄酒日常销量较好,当前价格为活动价格,原价均为100元左右。但在记者进一步询问扫码价时,店员则含糊其辞表示不清楚。
魏茹摄并制图
魏茹摄并制图
但根据目前记者走访情况,扫码价高于实际售价的现象仍然存在,只是在价差上稍有收敛。北京某酒水经销商张先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对于扫码价的上架录入,酒商可以自行寻找制作条码的商家,并由酒商提供产品的条码、名称、图片、价格以及公司营业执照等,并需要向制作条码的商家支付约1000元/条的二维码费用。
酒类专家肖竹青透露,标高扫码价可以为商家留出价格调整空间。一方面,商家拉低实际售价并与扫码价对比,打出“促销”的旗号,以此促进销量;另一方面,商家可以利用标高的扫码价自由调整产品实际售价,以此获取利润。
酒商套路层出不穷
虚标高价、散酒罐装、套牌仿冒、年份造假,所谓的“行业潜规则”致使进口葡萄酒领域目前仍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
北京商报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看到,有网友投诉一家名为“嘉酒轩”的线上店铺,在售卖一款1080元的澳大利亚干白葡萄酒时,不论是图片正面还是详细商标的背面图片,均显示摘自2013年的葡萄、2014年进行罐装,但该网友实际收货却为2017年罐装葡萄酒,而卖家却以消费者“购买时未明确要求年份”来推卸责任。就上述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分别联系该消费者与商家进行核实,但截至发稿前,该消费者暂未做出相关回应,商家也并未回复。
图片来源:黑猫平台投诉
除了扫码价,酒商的套路还有很多。在鱼龙混杂的进口葡萄酒中,年份造假是最简单的。据悉,年份造假一般有两种方式,部分线上酒商在商品详情页标注的年份,与消费者实际收货的酒水年份不一致;另一种则是有些酒商会以“标签做旧”,用新酒充老酒。
值得关注的是,散酒罐装其实一直为行业所诟病。一位不愿具名的进口葡萄酒商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了进口散酒罐装的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保税区内进行罐装,商家标注进口葡萄酒,这属于合法行为;但还有一种是在保税区外进行罐装,这一类葡萄酒受国内商法等相关法律监管,且不再属于进口葡萄酒,而此时商家再标注进口进行售卖即为违法行为。”
与此同时,上述酒商还向记者透露行业内的“套牌”现象。据该酒商介绍,所谓套牌,即进口商先通过正规渠道进口一个货柜的葡萄酒,然后找一家灌装厂直接仿造自己进口的这些葡萄酒,而这些仿冒品成本极低。当监管部门上门查访时,该进口商出示的是正规渠道进口的相关合法手续,以此来逃脱监管和追责。
图片来源:黑猫平台投诉
针对行业乱象,肖竹青表示,传统意义上的假酒,是不法商贩不经过酿造而是使用化工原料人为勾兑的假酒,这类市场其实已经很小。如今的葡萄酒虽然也是酿造出来的,却是用一个品牌的酒去冒充另一个品牌的酒,这既不会给消费者带来健康伤害,也不会检测出酒水产区不同。
监管难度系数高
目前进口葡萄酒市场逐渐扩张,由沿海市场逐步向更为广阔的下层市场渗透,而酒商也逐渐衍生出越来越多的招数来“钻空子”。对此,殷凯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不法酒商之所以猖獗,一方面是进口葡萄酒逐步下沉,但消费者的葡萄酒知识和饮酒观念并不成熟,且获取葡萄酒渠道匮乏。因此,在二三线城市中,部分消费者追求的所谓“性价比”,其实也只是价格低,而这一心理正好被不法进口商利用。由于监管难度较大,短期内进口葡萄酒市场乱象很难根除,只能加强监管力度以求缓解,而消费者也要注意保护好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
肖竹青进一步指出,这一乱象很难根除,市场监管难度也较大,唯一可行的还是需要消费者加强葡萄酒消费观念,选择正规渠道或平台进行购买,在线下选择知名酒类专卖店或选择大型实体商超,尽量购买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同时,相关酒企也可进一步加强消费者葡萄酒教育,逐步了解葡萄酒。
不过,所谓追本溯源,市场对进口葡萄酒监管可以从原始酒庄加强管控。但肖竹青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事实上国外很多独立酒庄并不大,且成本有限,因此并没有过多的营销费用来进行渠道布局和市场推广。而很多酒商也正是利用这一短板,达到在国内市场售卖时,以原装酒和国内罐装酒进行混淆,欺骗消费者。
记者:赵述评 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