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有句俗话“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蟹饮酒菊花天”。说的就是在金秋菊花盛开,蟹正肥的时候,赏菊吃螃蟹,这一直都是老北京人最爱的秋日一大乐事。
秋天吃螃蟹喝黄酒的习俗更是在豪门贵族中流行,《红楼梦》里就有两处写到秋天吃螃蟹喝黄酒的场景。贾雨村和林如海一同吃螃蟹喝酒赏月,吟诗作赋;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贾母用螃蟹宴,招呼小辈们,姐妹们聚在一起边吃螃蟹边喝酒,玩得不亦乐乎,酒后,史湘云躺在菊花丛中酣睡,好不悠闲自在。
秋风起,蟹脚痒
秋到人间,正值菊花盛开,也是螃蟹一年中最肥美鲜嫩的时候。不管是河蟹、膏蟹、肉蟹、大闸蟹等,都在秋天长得最好。
蟹,自古就有“四味”之说。“大腿肉”,肉质丝短纤细,味同干贝;“小腿肉”,丝长细嫩,美如银鱼;“蟹身肉”,洁白晶莹,胜似白鱼;“蟹黄”,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磷脂、维生素等,营养丰富。
吃螃蟹,还要会分辨公母。九月吃螃蟹得吃圆脐儿的母蟹,这时的蟹黄最肥美;十月则要吃尖脐儿的公蟹,吃的是蟹膏。
中国人吃螃蟹也很有章法,不能心急。电视剧《老中医》里就有一段吃螃蟹的详细解说;剪去蟹脚,抠开蟹盖,去除杂物、刮出蟹黄蟹肉。中国人还研究出一套吃螃蟹的专业工具“蟹八件”:剪、锤、斧、墩、刮、叉、镊、匙,慢条斯理,分门别类,别有一番风味。
不拘小节的,也可以蒸熟了,双手抓着,大快朵颐,鲜浓的汤水顺着手掌一路流到胳膊肘,蟹腿都可以嚼碎了咽下去。
吃螃蟹,为啥一定要喝黄酒?
《红楼梦》中林黛玉吃完螃蟹觉得胸口闷,让宝玉给她烫壶热酒喝了才算好,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螃蟹虽鲜美,却是大寒之物,吃螃蟹配黄酒,一是为了去腥,二是为了散寒。
中医认为黄酒有活血暖胃的功效,性暖和,历来被认为是吃螃蟹时除寒气的最佳选择。而且黄酒中丰富的氨基酸和酯类物质可以提升蟹肉的鲜味,使得两者的搭配变得非常和谐;同时,黄酒还能去除螃蟹的腥味,还有杀菌的作用。
古代著名医典《黄帝内经素问篇》在“汤液醪醴”篇中说,以黍做原料的黄酒“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黄酒“行药势,杀百邪毒气,通血脉、厚肠胃……养脾气”,因此黄酒在佐蟹的同时还可以起到保健作用。
胃肠虚寒的人吃螃蟹之后常会腹痛腹泻。如果配上活血祛寒的黄酒,则可以减轻或消除吃螃蟹后的不适感觉。尤其是,黄酒中的花雕是佐蟹极品。在吃螃蟹时,将酒烫热饮用,更能起到驱寒的效果。
美食记:花雕醉蟹
美食家认为“秋天以吃螃蟹为最隆重的事”,中国厨师喜欢研究美食,也喜欢创新,这不,把浙江的花雕和阳澄湖大闸蟹结合起来的花雕醉蟹,都有生醉熟醉之分,风味各异。
生醉蟹,是江南地区的传统做法。将大闸蟹洗干净,放入高度白酒和黄酒,加入各式香料、酱料,密封在罐中,腌制几天即可。各家配方大同小异,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放料。
等螃蟹充分吸收酱汁和酒料,掰开蟹壳,满满的黄金蟹膏,咸鲜味儿和酒味儿融合,酒香中带着微甜,浓郁中带着淡淡的清香,忍不住口水直流。
生醉蟹腥味较重,大多数只有江南人能接受那般独特的生味儿。相较而言,熟醉蟹更符合大众的口味。
熟醉是将大闸蟹先蒸熟后,再放入醉蟹汁中腌制。步骤上,与生醉仅一步的区别,味道上,却与生醉口感大为不同。
熟醉的螃蟹切开,蟹黄细腻凝实,不似生醉那样的流水口感,更像是起沙的咸蛋黄的口感,鲜香醇厚。
看这个肥的流油的大闸蟹,今晚都想去买两只大闸蟹回去试试了。
古人有把食蟹、饮酒、赋诗、赏菊作为金秋时节的快意之事。李白曾吟诗赞美“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如今的养生专家们,也提倡因时而食,这才是养生长寿的秘诀。这个秋天你吃螃蟹了吗?